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梁万富 《中国民政》2005,(10):20-21
目前,国家和省市正在积极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沈阳市已基本形成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框架,使30多万贫困群众受益.在推进的过程中,通过总结回顾,我们既要看到以往工作的巨大成就,也要深思工作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1999年底,沈阳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深化我 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标志着沈阳市的社区建设转入第二阶段,即深化、完善、发展阶段。沈阳市委副书记朱锦提出:第二阶段的基本目标是“建立新的社区建设工作模式”。 一、目标的提出 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建立之后,沈阳市的社区建设工作是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努力防止出现三个问题,即防止社区组织政府化、社区组织无政府化和社区组织官僚化;二是努力形成三力合一的社区氛围,即政府倡导指导力、社区居民自治力、社区单位和全社会参与力的有机组合;三是努力改善和…  相似文献   
3.
阶梯式社会救助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万富 《中国民政》2006,(10):21-22
社会救助制度是政府为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活权益提供的一项公共政策。本文结合沈阳市的实际现状,在充分肯定社会救助制度建立与完善成就的同时,针对由于制度自身不完善,本来用于调节社会公平的公共政策却造成新的不公平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立阶梯式救助制度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的确立,民政部门越来越迫切地特福利生产摆上民政工作重要位置,然而,福利企业发展的侧重点应放在哪里,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近几年来,借助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民政福利企业虽得以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新发展的福利企业是挂靠的多,管理不规范的多,低效运行的多,而真正由民政部门自办的、既能体现自身实力、管理水平、发挥两个效益,又能与市场经济对接的民政直属企业却为数很少。原因是受急功近利思想影响,片面追求福利生产的产值。销售收入,利税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救助制度是政府为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活权益提供的一项公共政策。本文在充分肯定社会救助制度建立与完善成就的同时,针对由于制度自身不完善、本来用于调节社会公平的公共政策却造成新的不公平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立阶梯式救助制度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构想,对建立阶梯式救助制度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较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看病难”、“看病贵”既是中国普通老百姓 的困扰,更是衣食有忧的贫困群体最主要的困 扰。在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完善,全民基 本医疗保障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之前,选择 一个现实、实际的救助模式,对贫困群体犹如 雪中送炭,对建立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来 说,则是一项重要的配套工程。为此,笔者就 现阶段城市医疗救助模式的选择提出一些不成 熟的建议,供设计者与决策者们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