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7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庙会是一定历史条件下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社会心理的产物,只有顺应“天时”,即顺应时代的变迁,庙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为此,在研究转型期的庙会和促进庙会的转型时,一定要站在 21世纪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多元化的基点上,有针对性地发掘传统庙会中可供持续发展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资源,并按市场规律和人类共同的先进文化理念营造现代庙会,才能避免盲目性,增强主创性。   为此,要从物质层面上拓展庙会,以更“大”的规模尽庙会之“地利”。庙会赖以发展的载体是“地”,“地之利”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梁方 《长江论坛》2001,(5):56-58
武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留下一批名扬三楚的寺庙观阁和附丽于宗教文化的庙会文化,对这批遗产的深度系统开发,将有利于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梁方仁 《法人》2007,(12):80-80
"决不能让中国的民族品牌落入外人之手!"这是北京王致和集团领导层获悉商标在德国被抢注后作出的第一反应2007年11月14日,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一审判决,认定欧凯公司在德国属于恶意抢注,判决其停止使用王致和商标,撤销其抢注的王致和商标,这意味着王致和集团在一审夺回了被抢注的商标。  相似文献   
4.
梁方 《长江论坛》2004,(6):55-58
庙会的传承,实质上是其遗传因素、主体能动因素与全部的社会环境因素互动的社会化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庙会逐渐游离于初始的、单纯的宗教信仰活动之外,成为集商贸、艺术、娱乐为一体的社会亚文化系统。历史证明:庙会只有不断吸纳先进的物质一文化成果,才能不断完善其社会性而与时俱变、与时俱新。  相似文献   
5.
武汉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分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武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留下一批名扬三楚的寺庙观阁和附丽于宗教文化的庙会文化,对这批遗产的深度系统开发,将有利于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庙会,作为一种集商贸、艺术、游乐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经济——文化活动,二十多年前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宽松的社会环境中,由潜行而后大行于名山古寺;十余年来,在“三个有利于”的现代化建设中,它进一步强化了综合功能,大有方兴未艾之势。为此,我们有必要以新的视角对庙会进行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考察,在传统庙会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它的物质载体(抓“大”),…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期,湖北时为全国“新政”重镇,“新政”引发了深刻的社会流动和结构调整:传统“士绅”的边缘化、新知识分子的崛起、商人和军人的“异军突起”.日益活跃的新社会阶层与正在成长的新式报刊一起,加速了清王朝的分崩离析.  相似文献   
8.
湖北旅游业存在着资源相对优势而系统开发相对劣势的矛盾。从自然景观来看,湖北现有一个国际级(武当山风景区)、三个国家级(三峡风景区、东湖风景区、大洪山风景区)、六个省级、八个市县级风景区,二百余个风景点,对外交通便利;从人文景观来看,宗教文化资料虽洋洋大规,但均缺乏系统开发,大都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自然存在状态。对它们的深度开发,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仅以原始宗教遗存为例,巴东、来风、五峰等地的呈现古南夷拜物教、多神教遗存的巫现乐舞“神歌”、“跳丧鼓”,还有村野之俗的巫舞(如“九歌”),庙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