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4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本文基于湘西一个土家族村落—苏竹村的田野工作,就地方性药物认知与分类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总的来看,地方性药物认知基于实践并呈现具体科学的特点,药物命名有规律可循,药物分类亦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族学在乡村建设模式、边政建设、生育制度建设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应用研究,许多学者对此给予关注,并撰文进行研究。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侧重于某一个侧面进行详细论述,一种是作过于简单的概述,因而都不能让读者对那段历史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本文以大量的史料为依据,对这一阶段民族学的应用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述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演绎推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从属于法医临床学,是源于司法实践的需要,从医学发展而来的一门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其主要功能是为诉讼,特别是为刑事诉讼提供鉴定结论。法律制度层面的设计,从抽象的标准出发,评价诉讼中的具体损伤,决定了其常见的论证模式是演绎推理。  相似文献   
4.
5.
土家族传统医药知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部文化影响和内部观念转变的背景下,其传承尤其是传承危机倍受关注。从武陵山区土家族村落医药知识的实践来看,土家族传统医药知识的实践基础正在弱化,经济理性至上的观念在传承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传承人中占据了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的构建在改善民众医疗条件的同时也促进了村落传统医药知识的解构与重构。无论是经济理性至上观念还是知识解构与重构都加剧了传统医药知识实践基础的进一步弱化,而这种弱化又进一步加深了传统医药知识传承的危机。  相似文献   
6.
在侦查凶杀案件中,尸源的确认往往是关键的一步,有时确认了尸源就确定了侦查方向,缩小了侦查范围,对破案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工作中也会遇到:在根本没有查清尸源的前提下,却宣告破案,并因“杀妻”关押11年,而妻子却平安归来的冤案。而尸源的确定,就目前来说,最直接而又经济的莫非指纹的同一认定,然而又常常苦于指纹库数量的缺少,没有比对的样本,使身份难以确认。其实在公安机关的工作中,已经大量地收集了含有指纹的载体,只是常常被忽视罢了。接受群众的报案笔录,依法传唤来的当事人的笔录等,这些笔录纸常常因笔录制作时的页号处、涂改处、当事人签名处等,捺印着当事人的印泥指纹。如果公安机关能在此基础上,巧妙地加以运用,那么这些笔录纸上的印泥指纹就可能给案件的侦破带来重大的契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