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北齐、隋朝均田令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朝隋唐推行均田制的近三百年间,北魏、北齐、西魏北周、隋、唐都颁布过本朝均田令,又都不断地调整、补充和修订均田令。各朝均田令修订的具体时间和内容,除唐朝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外,其余各朝皆无比较明确而翔实的记载。唐朝的田令虽然记载较详,仍有粗疏之处。日本学者仁井田陞在《唐令拾遗》中对唐朝田令作了较为细致的梳理与辑补,使我们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  相似文献   
2.
武建国  康春华 《思想战线》2011,37(5):98-103
唐代赋役优免管理分为认定、实施、监察及违规惩治4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机构负责。优免认定程序严密,可操作性强。优免实施命令由中央各负责部门向地方层层下达,各级地方官吏按章实施,同时中央临时派出的使臣也兼有实施优免的权力。优免监察包括御史台对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实施优免的监察,以及临时派出使臣对地方实施优免的监察。违规惩治分为对违冒优免者和管理者违反优免政策的惩罚,很多惩罚措施严厉并写进了唐律。唐代构建了比较系统的赋役优免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北朝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以土地国有制为主。其土地国有制的主要存在形式,一是均田制;二是屯田。对于北朝的均田制,史学界已有深入的研究。然对屯田,则系统研究极少,迄今尚鲜见有专题论述北朝屯田的论著。本文拟就北朝的屯田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4.
敦煌西魏大统十三年残卷(以下为行文之便,简称“残卷”),是目前反映北朝均田赋役制度唯一的出土文物。由于北朝的均田制度史书记载简略,因此“残卷”是深入研究北朝均田制度的宝贵资料。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据“残卷”的记载,对北朝均田制度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对于“残卷”的运用则存在着差异。王棣《从<邓延天富等户残卷>看西魏北周的均田制度》,是将“残卷”作为西魏北周推行均田制的实证,来论证西魏北周的情况。周秀女《从敦煌户籍残卷S.0613号看北朝均田制的苦干问题》,认为“残  相似文献   
5.
汉代名田和授田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的名田和授田是汉代土地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汉代的名田,以往的研究已比较深入。但是,迄今论者的看法仍不尽一致。有的人认为,名田是由臣民自己去占有土地;有的人则认为,汉代的名田与商鞅变法时的“名田宅”的含义一样,名田就是授田。对于汉代授田的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而对汉代名田和授田关系的综合研究则更是鲜见。本文拟就以上这些问题谈些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仍,政局动荡,政权嬗递,分裂割据数十年。在这样的社会政局下,土地所有制形态和结构却并未因统一局面的瓦解而发生变异。无论是在北方五代抑或南方诸国,依然土地国有制、大土地所有制和小土地所有制并存。从宏观上看是如此,但具体到土地所有制结构的各个方面,却由于史料的匮乏,迄今研究成果仍寥若晨星,有许多问题尚有待于深入探索和研究。本文拟就五代十国时期土地国有制的主要形式,即营田、屯田和官庄,作一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唐代市场管理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是城镇中比较固定的商业区域,早在西周时,我国就出现了“市”。本文认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到唐代,“市”已发展演变为多等级,多层次的商业区,即都市、府市、州市和县市,以及按各种商品分类的“行”。各等级的市均由政府统一委派官吏,设立制度,对商品购销活动的地点,时间、衡器、物价、商品质量、非法贸易活动、内地与外地外番的交易、市场秩序和市容等进行全面管理,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市场管理制度。但随着唐代社会商品经济和商业活动的发展,唐中叶以后,“市”又有了新的发展,夜市的出现,坊市制的突破,标志着旧的市场管理制度也将随之而变。  相似文献   
8.
略论东晋南朝的土地国有制武建国东晋南朝是地主大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因此,以往对东晋南朝土地制度的研究,多集中于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发展,其他方面则致力不多。然而,在东晋南朝土地所有制整体结构中,封建的土地国有制仍居于重要地位。封建国家掌握有...  相似文献   
9.
唐代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三疾、鳏寡孤独、贫穷者和灾民、难民、逃户复业者两大类.唐政府对弱势群体制定了赋役减免政策.其中,三疾、鳏寡孤独和贫穷者的赋役减免具有长期性、常规性,而灾民、难民和逃户的赋役减免则显示出临时性和短暂性.由于受政策本身、历史时期及吏治等因素的影响,赋役减免实施的效果也产生了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刘燕霞  武建国 《唯实》2013,(4):68-70
我国的陆地边界1.5万公里,海岸线长1.8万多公里,与15个国家领土接壤。由于毗邻国多,边界问题较复杂。自1960年起先后与缅甸、尼泊尔等领土有争议的国家签订了边界条约,划定了国界。但仍与许多国家存有边界争议,至今尚未解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