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信用证是最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然而屡屡发生的信用证欺诈行为却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破坏作用,发展中国家往往是欺诈的主要受害者,其中就包括中国。因此,必须寻求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以期为国际贸易实践中有效防范信用证欺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毛毅坚 《前沿》2006,(8):103-105
刑法理论的通说理论认为自动解除危险状态行为成立犯罪既遂,然而近年来一些学者却纷纷撰文对通说理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认为该行为应成立犯罪中止。本文在列举各种批判的新观点基础上,对其逐一进行评述解析,指出上述观点在理论上仍然存在自圆其说之处,从而最终得出通说理论仍是最具生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受社会客观环境和大学生内部各种因素影响,当前大学生的价值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价值观的矛盾冲突表现和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4.
以信用证欺诈概念的界定、信用证欺诈成因和表现形式及如何探求有效的司法救济途径为观察视野,结合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信用证欺诈及其司法救济作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危险犯中止与既遂的认定在刑法理论上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在行为人自动解除了危险状态的情况下。通说认为自动解除危险状态行为成立犯罪既遂,然而近年来一些学者撰文对通说提出批判,主张该行为成立犯罪中止。本文在对危险犯的构成及犯罪停止形态进行法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上述新观点在理论上不能自圆其说,通说理论仍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