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政策条件假设是一种“两难困境”,而新的政策实践不断证实:政府政策的核心领域——宏观调控,往往是多重困境和多个两难选择交织而成的“政策结”。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逆境中的政策制定,处理面临的一些长期累积的多重矛盾交织的“政策结”问题实践,提出中国特色的“政策结”及其结构要素,指出政策科学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老子的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政府治道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通过分析老子行政哲学与新一届政府改革新思维的内在联系,旨在揭示老子行政哲学从内在价值取向和外部行为选择两个层面与政府改革新思维的契合主线。内在的价值取向就是"无欲—无私—无畏",进而在行为路径上展现为"无为—为不恃—无不为"。它隐含着政府治道变革的前提是政府自身"无欲"状态,政府改革必须进行无私的顶层设计,推进改革必须具有"无畏"的精神。落实到政府改革层面,必须在行为取向上以"无为、为不恃、无不为"为路径,实现有限政府、效能政府和人民满意的现代政府目标。要想取得改革的成功,需要借鉴老子行政哲学的昭示,强化政府改革的价值与行为逻辑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政府成本历来是政府、学界、公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当前,学界关于政府成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思想脱节,概念定义模糊、使用交叉、研究途径混杂的现象,引起政府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概念界定、路径选择逻辑起点上困结。因此,进一步推进政府成本问题研究,必须进一步梳理政府成本思想,合理区分行政成本和政府成本的概念,明晰和拓展政府成本问题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4.
公权力问题是吏治的一个核心问题,政府公权力异化的预防和治理是当代中国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微观机理探讨公权力异化的成因,以此为基础构建公权力治理的多种途径,对于当代中国吏治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永清  付德庆 《求实》2013,(8):54-59
农业公共服务政策创新对于提高农业基本服务效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业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创新必须以对服务性质的正确定性分析和科学定位为前提。基于此,本研究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运用公共物品理论框架,分析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项基本农业服务的属性,农业公共服务的类型及其属性具有很大的差别性、动态性和复合性,政策工具的适配和调整也就需要区别性、调适性、组合性,以形成新的政策工具适配模式和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公权力问题是吏治的一个核心问题,政府公权力异化的预防和治理是当代中国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微观机理探讨公权力异化的成因,以此为基础构建公权力治理的多种途径,对于当代中国吏治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政府万亿美元救市政策的推行,美国政府通过收购金融不良资产和注资措施的实施,金融危机已逐步平稳。我国在推出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后,经济下滑趋势开始扭转。然而,此次经济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全球过程,必将在更大范围、更加深远地影响我国经济,进而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宏观经济提出挑战。为此,及时调整政府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以系统思维和全面政策调整进一步稳定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代政府在后金融海啸时代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层党员干部的道德失范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基层政府治理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新时期,基层官德失范呈现新病理特点,面临新困境。本研究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总体背景,以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为政治原则,立足新世纪以来的典型案例,着眼于基层政府官德失范层面,进行微观病理分析,探求激励相容的方法,从而对基层官德规范问题提出机制设计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9.
政治与行政二分问题始终是行政学争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政治与行政二分主要是党政关系的分离与协作,需要超越传统的理论进行分析。政治与行政两者的关系是既相互制衡而又相互协同的整体,在不同的政府体制和不同的层级政府之间其关系形态结构并不相同。当前,我国政治与行政二分的现实情况是基层政府党政职能关系交叉和组织重叠,导致党政关系出现缺位、越位和价值移位等问题。基层政府治理问题首先需要矫正党政职能关系和组织结构,并实现党政关系和职能更加有效的分工与协同。  相似文献   
10.
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领域。本文以广东茂名PX项目事件等典型案例为基础,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关系维度开展利益博弈分析,对于传统的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传统模式进行了剖析,进而归纳三者关系失衡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在利益博弈格局中,政府不仅是简单的社会治理和市场管制者,还是博弈的一方,由此导致三者之间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引发社会不理性的行为选择。由此传统的政社关系、政企关系模式和结构已经不能适用于地方政府治理的实践,一个以公共利益池塘分配机制为核心,以多元价值决策的政府、新理性思维选择的市场、有序参与的社会有机构成的新关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