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民营经济是富民兴汉的重要源头活水,要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实施聚商育商工程,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在武汉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和地位。本文在摸清武汉市民营经济底数,认清发展短板,弄清制约因素,找到治本之策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底线思维"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并将其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主要改革领域当中: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经济改革底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底线,防止走向"老路""邪路";始终坚持文化改革的道德底线和信仰底线,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始终坚持社会改革的价值底线和生活底线,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主线。对进一步深化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创新的最重要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潜力和成长性的创新群体。加快培育和发展科技型"小巨人"企业不仅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效抓手,更是适应新常态、贯彻新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现状基础上,结合上海、天津、四川、广州、苏州等地的成功发展经验,对武汉市如何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提出了若干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营经济是武汉市推进"万亿倍增"计划的重要依靠力量,然而其发展仍存在诸多亟需补足的"短板",如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的集群度不高、产业结构亟待优化、领军企业严重缺乏等。究其原因,一是市场准入方面"玻璃门"、"弹簧门"现象仍然存在,二是生产经营方面"融资难"和"用地难"等问题仍然突出,三是政策落实方面"雷声大、雨点小"现象仍然普遍,四是发展环境方面"办事难"、"难办事"问题仍然存在,五是发展文化方面"撮短水"、"顾眼前"等心态仍有市场。要解决这些问题,以创造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政府必须在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扶持政策、支柱产业引导、龙头企业培育、配套服务供给、商业与企业文化塑造等方面有所作为和厉行创新。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武汉正值抢抓长江经济带、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机遇期,正在大力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培育和发展科技"小巨人"企业,使其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在打造经济升级版中将发挥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一、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武汉市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民营经济是富民兴汉的重要源头活水;要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实施"聚商育商工程",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在武汉发展中的比重和地位.本文旨在在厘清武汉市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揭示其发展短板和瓶颈,进而就治本之策提供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