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年前 ,江宁金箔锦线厂在南京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手工作坊。 2 0年后的今天 ,由这家企业发展壮大的南京金箔集团已成为中国闻名的企业 ,年产值 1 0亿元 ,年创税利 1个多亿。其中 ,金箔 70 %用于出口 ,畅销世界 2 4个国家和地区 ,占国际市场份额 40 % ,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成为世界免检产品 ,真正成为世界“金箔王国” !“金箔王国”的缔造者名叫江宝全。这位 1 946年生于安徽省和县的孤儿 ,现已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认为“一个企业家应当是个思想家”。 2 0年来 ,他创造了六大“土理论” :“转移理论”、“抢喜糖理论”…  相似文献   
2.
吃与养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报道过“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 )一些地方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状况。据报道 ,由于这里的许多河床中富含黄金 ,作为中华文明之源的“三江源”因此被蜂拥而至的淘金者挖得底朝天 ,河床的流水、蓄水、涵水的功能被破坏 ,当地的许多居民居然花钱买水喝。类似的报告不时见诸媒体 ,为此笔者想了许多 ,其中之一是联想到八十年代流行的一个著名的口号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这个口号正确吗 ?正确的 ,有道是“一方土地养一方人”。山上有木 ,可砍 ;山上有竹 ,可伐 ;山上有草 ,可牧 ;山里有金银铜铁煤等多种宝藏 …  相似文献   
3.
星移斗转,沧海桑田,事物总是在对立面的又统一又斗争中不断发展,曲折前进。10年前,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时候,帝国主义的战略家们和整个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弹冠相庆,额手称快,兴高采烈,说这是“人民的选择”。10年以后,事情起了变化,作出这种“选择”的人民懊悔了,最明显的是罗马尼亚。 1999年11月25日《苏维埃俄罗斯报》刊登了《回来吧,齐奥塞斯库同志》一文,其中披露:1989年12月首先向当时的罗马尼亚工人党总书记、总统齐奥塞斯库发难的蒂米什瓦拉市“举行了群众性游行,3000多名工人打着标语走上街…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科学结论,如今却有人公然予以否定!且看《中国合作新报》1999年10月28日所载《<辞海>修订三版关于毛泽东的评价》中的几段奇文:新中国建立50年来,《辞海》正式修订出了三版,即1979年版、1989年版、1999年版。比较一下这三个版本《辞海》关于毛泽东的评价,可见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层轨迹。1979年版《辞海》关于“毛泽东”词目的导语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1989年修订后的《辞海》,其“毛泽东…  相似文献   
5.
近日读报读到“佛山精神”,顿觉别开生面:它没有其他市县“精神”中常见的“拼搏”、“开拓”、“争先”、“一流”等字眼,而是用了四个“平”——佛山市委书记林浩坤说:“要说‘佛山精神’,那就是平淡、平实、平民,努力做出不平凡的工作。”这也可以说是多年来佛山民风淳厚,干部“平民化”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6.
有位学者在一次理论研讨会上,简要地阐述了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的关系问题,引起了与会者浓厚的兴趣,以致会议组织者对走下讲台的这位学者说,你刚才应当展开来讲,讲得具体些。他回答说,我本来想这些都是常识,大家都熟悉的,用不着多讲。  相似文献   
7.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红旗落地 ,共产党下台 ,资本主义复辟 ,劳动人民陷入大灾难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大挫折———这是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和劳动人民以及一切进步人士的共识。可是 ,有人通过“初步探讨” ,站出来说 ,不 ,这不是什么大灾难、大挫折 ,而是一种“在烈火中的新生”。此人是谁 ?原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欧远方先生是也。欧先生在双月刊《学术界》2 0 0 0年第 5期“学术批评”栏中 ,发表了题为《前苏联垮台的教训是什么———兼与魏巍先生商榷》的文章。文章末尾 ,他概括道 :苏联历经七十年而瓦解 ,根本原因不在经济的…  相似文献   
8.
20年前,江宁金箔锦线厂在南京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手工作坊。20年后的今天,由这家企业发展壮大的南京金箔集团已成为中国闻名的企业,年产值10亿元,年创税利1个多亿。其中,金箔70%用于出口,畅销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占  相似文献   
9.
10.
有人写文章说:“三个有利于”“既没有公与私的标准,也没有姓‘社’姓‘资’的标准”。这种观点说白了就是: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什么都可以干,管它姓“社”姓“资”。一段时期,这种观点相当流行。于是就有了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姓“社”姓“资”的束缚;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姓“公”姓“私”的束缚之类说法。对这种观点和说法,开始我也有同感。可是认真读一下邓小平同志的原著,就觉得不对了,可以肯定地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姓“社”而不姓“资”;是要有利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