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业主自治是社区有效治理的重要方式.业主自治首先需要厘清治理边界,强化边界认同感,形塑业主共同体,形成业主自治的社会基础,以业主QQ群的实名制管理为有效手段.将业主共同体这一治理基础转化为业委会治理能力是推进业主自治的关键.维权行动是强化业主集体行动能力的载体,也是业委会治理能力的具体表征,为业主自治奠定正向循环的效益激励.达成一致性意见是业主QQ群形塑业主共同体与推进维权行动的公共性前提,涉及业主自治的协商性机制,即业主扩大会议的制度创新.因此,业主有效自治的实现路径为:遵循现实治理背景,通过业委会构建公共性协商平台,调动业主参与事务协商的积极性,发挥公共性治理优势,激活业主自治,实现城市陌生人小区向熟人生活空间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2.
沈迁 《湖湘论坛》2023,(1):82-94
村改居社区的过渡性与复杂性要求治理视角的实践性与适宜性,推动物业治理嵌入社区治理,实现治理模式的创新,进而提升治理效能。既有稳定的“制度性视角”和发展的“市民化视角”指向的治理模式无法突破主体互动不足和权责分工不清的壁垒。引入实践的“嵌入式视角”,提出“国家、农民与市场的关系”作为分析框架,基于J街道红色物业治理实践的考察,研究发现:村改居社区物业治理一体化模式形塑基层党组织统筹的多元主体嵌入与资源共治的物业治理格局,发挥党建引领与组织再造的协商机制、动员治理与事务治理的规范机制和责权分配与资源整合的激励机制。红色物业真正提升村改居社区治理效能,突破村改居社区治理的“参与”困境、“悬浮化”困境、“市场失灵”困境和“整合”困境,对构建中国特色村改居社区治理理论提供重要的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