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陆睿  洪俊 《当代党员》2013,(12):36-37
2013年11月6日21点,涪陵区人民东路。 一个唤作“清溪沟”的三叉路口前,一束束白玫瑰整齐地摆放在街边。 鲜花外侧,点燃的蜡烛围成一圈,形成一个不规则人形。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五五"普法启动第一年。这一年,杭州市余杭区作出了一次足以在法治史上留下印记的探索——量化法治建设。这个叫做"法治余杭量化评估体系"的核心,就是要让法治成为可以度量的指标。至今,余杭已经连续3年公布了"法治指数",而最新一年的数据也即将出炉。  相似文献   
3.
第一课青少年要学点法律常识 [名词解释] 法制观念:指人们重视和遵守法律的思想意识。守法:是遵守法律的简称,指服从法律,按法律办事。在我们国家里,遵守法律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法律制定以后,除了依靠国家机关来切实执行外,还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真遵守和贯彻。只有人人守法,才能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因  相似文献   
4.
1990年8月,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省抚松县第三中学联合开展了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改实验研究。四年来,我们致力于思想政治课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入手,着重探索了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的途径。一、“知信行和谐发展”教学模式的形成我们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过程是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统~。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的学习认知过程,又是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其本质是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为先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解释名词] 立法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修改或免除法律的活动,是国家行使自己职能的基本方法。司法也称执法,即国家依法实行审判和监督守法的活动。结社指公民为进行某种活动而结成一定的社会团体。结社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严明法纪指执行法律和纪律严肃而公正。姑息养奸指对坏人坏事不加制止,无原则地宽容,任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调到组织部门已有4个年头了,《当代广西》一直是我爱不释手的良师益友,无论任何时候,在我的办公桌上都有整整齐齐一摞《当代广西》,随时翻阅,解疑释惑,对我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7.
[名词解释] 控告:指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向有关国家机关揭发违法犯罪分子及违法犯罪事实,并要求依法处理的行为。申诉:就是当事人、被害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或其他公民,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复查纠正的申请。证据:指证明案件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诈骗是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种新动向。一些人利用民事诉讼中各种程序的特点,通过制造假证据、隐瞒事实、制造假债务、恶意串通等多种手法,使法院做出有利于他们的错误裁判,在给被害人造成损失的同时也妨害了司法机关正常的诉讼活动,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但现行刑法对诉讼欺诈没有明确的规定,法学理论界对诉讼欺诈的定义尚未明确,给司法机关对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和处罚带来较大的困难。本文从诉讼欺诈行为概念、特征、行为属性入手,对理论界存在的观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诉讼欺诈行为应单独设罪加以规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关于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三农”的历史性进步及其对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阐述了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进而提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备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为主线,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教育有机整合起来,其中七年级(初中一年级)要侧重于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整合。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就是要运用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问题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教师是怎样做的呢?笔者在近期的调研中看到了以下现象。1.心理学知识的“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