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刑事诉讼法》革故鼎新,将未成年人通知辩护提前至侦查阶段,然此项通知辩护职能在与公安机关固有侦查模式的磨合中,将会产生何种效果,又会产生哪些问题,这就是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侦查阶段的通知辩护进行调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消费合同争议解决的法律适用方面,国际上采用了不同的立法模式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保护。我国顺应国际私法发展趋势,现今施行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2条中对消费合同的法律适用也有了进步性的规定。但是,该条文在设置上也仍然存在不足,需要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光山县水泥厂厂长兼党 委书记郑大明算是交了好运: 上任三年,企业效益上了三个新台阶,尤其是1993年,创水泥产量14.49万吨,实现利税1268.7万元,被评为“河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综合效益百佳企业”,他本人也获“河南省百名优秀青年企业家”的殊荣。 对于郑大明的“发迹”,有人说是靠了机遇因素——近几年基建规模的膨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把处在社会、文化和心理变迁中的人的境况尤其是跨界角色称作边际人,并作出了独特的理论观照。晚近作为社会研究一种新型范式的时空分析的产生,为理解和解释边际人现象和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探究工具。青年是现代社会中边际人的一种典型。对于当今多元时空中的青年来说,其呈现的边际性特质异常复杂,表现为多重边际性或混杂性,所导致的实质性问题就是角色困境,即处在多重角色之间的游移性。对此社会科学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发现,在各种外在制约下的个体并非被动的,其能动性表现为可以在渗透不同时空关系的结构和文化情境中进行不同社会角色或文化身份间的转换,以达成社会文化适应。笔者认为,在个体层面上所发生的这种能动正是世代生命原理在社会一定层面上实现微改变的表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