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金融是经济核心中枢,"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代共产党人立足偏僻落后的的赣闽边区,一手抓枪杆子,一手抓钱袋子,白手起家投入资金融通实践,励精图治致力于探索经济运行规律,重新建构了一种以低利为特征的信贷基本制度,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立统一、具有鲜明阶级特色的货币金融体系,从而奠定和充实了中央苏区的经济基础,巩固和壮大了苏维埃红色政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革命和金融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2.
3.
1932年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江西瑞金成立,行址就设在叶坪村一幢三室二厅的普通农家小屋,包括行长在内只有5名工作人员,启动资金仅20万大洋,堪称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银行。  相似文献   
4.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6万余人撤离中央苏区,实行战略大转移。历经无数次战火的洗礼以及疾病的侵袭,至今全国尚健在的老红军不过区区几十人,他们堪称红色“国宝”。而在曾有4.9万人参加红军、3.1万人参加长征的红都瑞金。  相似文献   
5.
苏区盐事     
俗话说:"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样东西关乎国计、维系民生,天天不能缺,人人不能少。其中食盐更是以其不可替代的特性,被历代统治者置于战略物资的地位,实行垄断经营。平时,它是稳定社会、经济正常秩序的物质基础;战时,还可作为摧坚陷阵、克敌制胜的"杀手锏",正所谓"得食盐者得天下"。  相似文献   
6.
红军的银行     
1932年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江西瑞金成立.行址在叶坪村的一幢普通农家小院.包括行长在内只有5名工作人员.启动资金仅20万元大洋。它的成立,为发展苏区经济,改善民生,支援革命战争,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相似文献   
7.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经高举股份制,推动苏区经济建设的车轮滚滚向前,搬起股票金砖砸碎国民党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经济锁链,硬是尝足了甜头……  相似文献   
8.
王卫斌 《求知》2008,(7):43-44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主动性。近来,理论界围绕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王卫斌 《党史文苑》2009,(11):47-48
1928年10月,面对国民党反动派严密的经济封锁和残酷的军事“围剿”,赣西南苏区的吉安县东固区奋起抗争,依靠政府拨款和群众集资,率先成立了中央苏区首家消费合作社。  相似文献   
10.
无钱不立,无财无政。中国共产党自苏区时期起,一面拿起刀枪,反围剿;一面仿制白区通用货币,印制发行自己的苏维埃币,从两条战线与国民党展开较量,为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