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5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发挥“阵地”“熔炉”作用为振兴彝州培育人才──中共楚雄州委党校在改革中前进王嘉良,杨乔槐,李咸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5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蓬勃发展的15年,是党校干部教育事业大发展的15年,也是楚雄州委党校建设步伐最快的1...  相似文献   
2.
邓政  ;王嘉良 《求索》2008,(7):199-201
把湖南左翼作家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主要缘于他们具有相同的地域背景和文化精神。湖湘文化精神内涵所蓄积的巨大心理势能深深地影响着这一作家群体,成为他们人生价值取向和文学价值取向的重要坐标;受到二三十年代湖南蓬勃高涨的革命形势的鼓舞和呼唤,是促使他们走向左翼并聚合成整体的直接动因;大致相同的文学观念,对左翼文学思潮的接受背蒂,使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左翼。  相似文献   
3.
《弟兄》是鲁迅小说中的一篇颇为重要的作品。它取材于鲁迅的一段生活经历,即以一九一七年五月周作人出疹子,鲁迅向教育部告假,为其延医买药、悉心照料一事为蓝本,加以生发、改造,铺衍而成。可见这是一篇具有浓厚自叙色彩的小说。  相似文献   
4.
5.
郁达夫是鲁迅一生中少有的挚友之一。鲁迅在自己的日记中,把达夫称为“知人”,生动地记录了两位作家之间非同寻常的关系。这里值得指出的是:由于鲁迅当时所处环境的险恶,人事变化的无常,使得他经常对一些人抱着怀疑的态度,因此始而为友,终至离异的就很不少。而鲁迅同郁达夫却是始终如一,结交以后未曾有过笔墨相讥,还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