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古代王朝盛衰兴亡的"周期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子今 《理论学刊》2002,6(1):101-106
考察中国古代政治史 ,可以看到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这就是王朝的兴盛与衰亡呈现交替重复的规律。后来有人以所谓“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概括这一现象。自秦代至于清季 ,中国社会经历了数十次这种盛衰兴亡的政治变易 ,尽管实现了缓慢的进步 ,但是以专制主义体制为主体结构的中国政治形式本身 ,则似乎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兴亡”之间 ,有多种历史因素的合力的作用 ,而统治阶层本身的因素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政治史的这种周期变化 ,毛泽东曾经说 :“我们已经找到新路 ,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 ,就是民主。”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谋求实现中国政治形式的现代化的决心和信心。然而要真正实践这一意志 ,还需要切实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贾谊认为,执政者成功的政绩应当表现为使民众富乐。遵循这种治国主张,文景之治成就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盛世。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推倒了延亘2千年的高度集权的专制制度的主构架,思想禁锢终于开始松动.20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思想界终于打破了文化监牢的铁窗,迎来了几缕新世纪的阳光和清风。当时,先进学人们满怀激愤地清算传统儒学的腐恶,积极介绍西方传入的种种  相似文献   
4.
梅棹忠夫所著的《文明的生态史观》书,1967年由日本中央公论社初次发行,至1980年已发行29版。梅棹忠夫博士是日本著名的民族学家、生态学家。他直接利用在世界各地进行民族学考察的收获,以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文明史的规律,梅棹忠夫把世界划分为第一地  相似文献   
5.
全国党校系统“中国近代化历程”学术研讨会综述王子今全国党校系统“中国近代化历程”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0月8日在北戴河举行。会议就中国近代化的定义、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中国近代化的分期以及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走向和中国近代化的历史特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察举"是汉代一种新的选官形式。当时针对随即出现的"选举不实"等现象,对官吏严格"考校",通过监察、举劾、弹治,严厉惩治不称职官吏,"举吏不实"也成为罪名。"举非其人,并正举主之罪",即推荐者也必须承担责任。民间谣谚等社会舆论对选官腐败现象的谴责,也对社会政治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漫说“急吏缓民”王子今回顾数千年的中国政治史,人们会注意到行政风格的节奏特征历来有“急”与“缓”的区别,二者之间的优劣短长,也是一代代政论家聚讼不休的命题。以“急”为基本特征的政治原则,强调以严厉峻急的作风实行政治管理,以为如此方能令行禁止,必要时又...  相似文献   
8.
王子今 《共产党人》2009,(16):48-52
当我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回顾借鉴历史时,不应忘记这样一个虽年代遥远然而却影响亦深远的重要事件——在2230年前,一位名叫赢政的政治家结束了中华大地列国纷争的局面,实现了统一,成就了一项震古烁今的历史功业。尽管历代史家和政治家对秦始皇评价不一。但对其完成统一及巩固统一的诸多举措,却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历史已经证明,秦始皇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开会的历史     
王子今 《传承》2010,(4):46-47
在仰韶文化的居住遗址中,发现了一种大房子。这种大房子,往往有若干中小型房屋围护四周。显然,这是一处服务于公共活动的公共空间。姜寨遗址第一期文化遗存的一号房址,面积128平方米,半坡遗址的这种房子有160平方米,据考古学者分  相似文献   
10.
台湾与社会制度相似的国家和地区比较,由于文化传统与民族心理诸方面的特殊背景,其意识形态管理的方式也表现出独自的特点。 一、意识形态管理的基本要旨 台湾当局意识形态管理的基本要旨,首先在于服从政治的需要,即蒋介石1974年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