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是指一个社会中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以其特定的功能相互协调、共同存在,所构成的一种满足社会主体多种需求的程序体系和调整系统。目前我国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立法不完善,法律效力不足;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不堪重负;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能力有限;诉讼内外纠纷解决机制衔接不合理等问题。本文探讨了重构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思路,以期为完善我国的纠纷解决机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王宝娜  杨晖 《前沿》2011,(8):102-105
经济法价值理念、功能、概念范畴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对法律概念的厘清构建经济法体系大厦的逻辑前提。经济法功能的实现从对社会经济行为的调整开始,而主体则是行为的主宰者。因此对经济法主体范畴进行阐述就成为必需。通过千里之外的美国金融危机改革的"知识型"例证,试图说明经济法主体:消费者、经营者、社会经济管理者概念界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刑事庭前审查程序是刑事诉讼中必有的程序之一,其对于后续的庭审程序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刑事诉讼中降低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有效途径之一。对于我国来讲,刑事庭前审查程序并不发达,预审程序的许多功能并未得到实际发挥。本文在比较外国法律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庭前审查审程序的改革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4.
王宝娜 《人民论坛》2012,(35):142-143
城市保障性住房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使居民公平公正地享受到保障房待遇,必然需要法律制度的保证。由于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一些法律制度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有关保障性住房的法律还存在不足之处,影响了保障房制度的公平公正。因此,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