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的权益若要得到维护和发展必须通过利益表达机制来实现,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为各种利益冲突提供了一个妥协和缓解的平台,这在我国最主要表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的利益由谁来表达,怎样表达,利益表达机制如何健全和完善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行政伦理对行政权力的约束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慰 《理论导刊》2003,(8):37-38
作为法律约束的重要补充,行政伦理对行政权力具有多方面的约束与影响,必须从制度建设、决策过程、行政管理方法等层面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3.
王慰 《法律与生活》2014,(17):58-60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职务犯罪行为人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隐蔽的犯罪手段。换句话说,侦查与反侦查的博弈越来越体现在对现代科技手段和情报信息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4.
现实生活中,盗窃犯罪的数量较大,犯罪行为处于未遂形态的数量也不在少数。对于处于盗窃未遂形态的行为能否定罪、处罚,以及如何处罚,在理论上存在争议,在现有法律规定上并不明确,在司法实践中做法不一。为了更好的在实践中处理处于未遂形态的盗窃行为,更好的贯彻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的的基本原则,本文将就盗窃罪未遂形态的处罚范围,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5年至2006年间,四川省医疗卫生系统在专项反商业贿赂行动中,包括36名医院院长、副院长在内的128人被依法查处,其中仅自贡市第一医院涉案金额就达5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6.
王慰 《法律与生活》2014,(18):56-58
《刑事诉讼法》立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于对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做出适当的平衡,避免国家权力的滥用,防止公民权利受到任意的侵害。长期以来,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过于强调国家权力的行使和对犯罪打击的强度和便利,对于人权的保障总是跟不上世界的步伐。此次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适度强化惩罚犯罪手段的同时,在辩护制度、证据制度、强制措施、侦查程序方面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作为受到《刑事诉讼法》规范的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也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限制与扩张,贯穿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主线中。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职务犯罪侦查权的限制与扩张也体现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有机统一和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王慰 《法律与生活》2009,(16):33-34
这些可敬的执法者一定深切地体察到了一个事实:对任何一个普通公民来说,不管何种原因被牵涉进刑事案件之中,都是一件极为严重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法》缺乏对单位犯罪自首问题的明确条文规定,而传统的自首制度一般只能适用于自然人犯罪,这势必会造成法律适用上的空白。本文通过探讨有关单位犯罪自首的两种不同理论主张,对单位犯罪自首制度的确立依据予以阐述,并对单位犯罪自首的认定条件、适用情形及例外展开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慰 《工会论坛》2001,7(4):96-96
企业改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产权明晰、政企分开的问题 ,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搞活企业的根本途径。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和改制面的扩大 ,涉及职工群众上访增多 ,不仅妨碍了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且影响社会稳定。研究和探讨新形势下职工群众上访的成因和对策 ,做好企业的信访工作 ,成为企业领导和信访干部的紧迫任务。一、职工群众上访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是反映改制以前企业对职工的欠帐 ,如欠发工资、欠交的各项基金 ,职工集资、入股 ,家属宿舍由福利性向社会化转变 ,子女就业等遗留问题。二是反映改制后转换了经营机制带来的新问题 ,包括分…  相似文献   
10.
王慰 《求索》2010,(4):118-119
张载以"虚"为本;以"气"为用,在"虚气相即"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自己的人性"二层"说——"天地之性"、"气质之性"。其中源于太虚本体的"天地之性"是人的本性,它具有永恒、普遍、不变、至善、潜在的特征,它规定着人之为人,是人的道德人格形成的内在根据;禀"气"而成的"气质之性"是人之现实的自然属性,它是造成现实世界个体人性差异的原因和根据。人性二层理论说明了主体人性发展的多维向度,这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