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微观层面农村居民的主观感受,探讨数字技术应用对农民社会治理效能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数字技术应用对农村居民社会治理效能感影响的传导机制,并利用全国11个省份的全面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前农村居民的社会治理效能感普遍较高。数字技术应用能力越强,农村居民的社会治理效能感越高,即数字技术应用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社会治理效能感。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应用主要通过丰富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提高村庄公共性以及增强村集体行动能力来改善农村居民的社会治理效能感。异质性分析发现,相对于男性群体、老年群体和低学历群体,数字技术应用对女性群体、年轻群体和高学历群体的治理效能感影响更为显著。据此,从完善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完善数字政务服务、拓宽农村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诸多影响青年育龄群体生育观念的因素中,网络媒体和大众传媒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互动仪式链的知识体系下,以当代Z世代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和线下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考察互联网对青年群体生育观念影响的路径和机制。研究发现,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传播媒体在影响青年群体生育观念的过程中,存在着一条“发现—再思考”的逻辑链条,并依托于“网络回音室”等机制,实现固化观念的再生产和传播,最终不同个体在互动仪式的各个环节中接受网络媒体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逐步重塑了其生育观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