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生活哲学”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研究,已经构成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个亮点。而建构某种新的生活观念是其下一步需要完成的工作。把假设性作为具有总体性性质的哲学观念进行研究,对于推进“生活哲学”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问题性视角考察唯物史观的原点与前提,可见其确有可能由于历史间距的不断生成而必然地导致某种学理危机。此种危机的实质乃是解释能力的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范式滞后,其基本出路在于把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将历史规律简单化的观点与当代科学关于规律复杂性的洞见整合为新的逻辑起点,进而实现范式层面的根本性跃迁。就此而言,过多地瞩目与索意于一般性的文本境遇似不足取,而应着重探究或聚焦那些具有范式意义的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立足系统性理论视阈,思想政治工作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无论从党的百年历史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现实角度去审视,思想政治工作都具有系统性的必然。剖析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特质,呈现出的是整体性、层次性、演化性与环境性的系统性实然。借助信息论、控制论与协同学等系统性理论方法,可为新时代加强与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其守正创新的发展提供一种不同的应然路径,进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