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石秀田 《公安研究》2009,(12):52-59
借助手机便捷、轻巧、多功能于一体的优势推动公安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是当前公安机关在公安信息化工作中进行的全新探索。河南省新乡市公安局积极实践探索,建立了由人口管理系统、巡逻盘查系统、阵地控制系统、机动车驾驶员管理系统和社会服务系统为主要组成的手机应用模式,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成效。总结推广这些新的做法和经验,必将对基层公安信息化建设起到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并且有利于公安实战。  相似文献   
2.
一刑侦中所研究的杀人案件,主要是指我国刑法第132条(新修改刑法的第232条)所规定的故意杀人罪而言的。故意杀人罪包括直接故意杀人罪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两种形式。所谓杀人动机,就是指引发凶手实施杀人行为的内心起因。这种内心起因,在整个杀人活动中始终对凶手起着激励作用,是凶手进行杀人活动的推动者。杀人动机既存在于直接故意之中,又存于间接故意之中。因此,正确认识和判断杀人动机,在侦察和审判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竟义。第一,有利于准确划定侦察范围和方向。命案发生后,邢侦人员首先须判断是自杀,意外事件,还是他杀?如是他杀,还应进一步判明案件的犯罪动机如何,然后,才能确定侦察范围和方向。如:在一般情况下,仇杀的侦察范围就比图财害命要小些;而因婚姻、奸情引起的杀人,其范围比仇杀更小。第二,有利于客观全面地搜集犯罪的证据。杀人动机是客观存在的,且犯罪人平时的言行中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反映,也必然要在杀人活动及其结果中暴露。所以对其正确判断、有助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