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网络的出现为两性的平等提供了潜力,但在父权制的社会里,这一新事物仍使女性处于“话语权”被消音的状况中。尽管现状并不很乐观,但还是存在着改变的潜力和希望的。  相似文献   
2.
石艳 《学习与实践》2008,(5):154-157
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社会性别关系是不能忽视的社会关系之一,而性别之间平等与否更是影响和谐社会目标达成的重要方面。自建国后,我国社会性别关系在政治和市场等不同力量作用下呈现了不同的状况和问题,对其进行揭示与分析将有助于和谐社会中和谐性别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4.
“厂子没有按照规定给我们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未支付加班工资,劳动仲裁后我们不服,向法院起诉,法院怎就不受理呢?”这些天,许师傅心里总是憋得慌。  相似文献   
5.
对信息化时代女性话语仍被“消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现代网络技术和文化中所体现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分析了这种现象存在的社会原因,并探讨了改变“女性话语被消音”状况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6.
国家鼓励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培养高质量人才,但如何深化产教融合,仍是院校和企业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实例分析、实境训练、实战检验“三实”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改革、学生实践等方面,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真实场景面向项目式教学、课程答辩式考核、岗位实践等,提高教师和学生实践技能,使课程更贴近实践,减少企业的人才培养成本,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对“文明”概念的运用伴随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对“社会主义文明”的想象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出“建设成为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再到新时代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轨迹,经历了从文明救国、文明建国、文明治国到文明强国的叙事话语变迁。中国共产党文明话语既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显示器,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其演进呈现出话语意识愈发自觉、思维渐为开阔、布局逐步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