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从上个世纪8 0年代初开始,一边从事戏曲研究,一方面为文学而准备.写的第一篇文章是《忆罗隆基》.写毕,急急忙忙又恭恭敬敬地拿给丈夫审阅.他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专攻戏曲小说.就文学言,他是内行,我是外行.审阅前,我塞给他一支中华牌铅笔,并在耳边细语,道:“你看到有什么段落或句子写得还算好的话,就在旁边给我画个圈圈,以资鼓励嘛!”  相似文献   
2.
章诒和 《北京观察》2000,(11):36-37
从事批评,需要批评者保持独立的人格。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方可能实事求是地说话。  相似文献   
3.
4.
忆母──为李健生诞辰90周年而作章师明,章诒学,章诒和1998年5月13日,是我们的母亲诞辰90周年的日子。她离开人世,也有整整八个年头。岁月匆匆,与母亲往来的旧友都已渐渐离去,然而仍有相识者,时时提起她。她的家乡,还专门出版了一本纪念文集。母亲生前...  相似文献   
5.
【1957·鸣放】在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风吹拂之中,人们进入了1957年。像田汉、翦伯赞这样的大人物都在为戏曲打抱不平了,像《戏剧报》这样的刊物都在为自己说话了,业内人士怎地不兴奋?那些肚子里有玩意儿的名演员,就不只是  相似文献   
6.
父亲(章伯钧)爱看戏。父辈似乎都爱看戏。在这个爱好上,分辨不出国民党官员、共产党干部和民主人士政治身份的差异来。难怪从前的艺人地位虽低下,但心理上却是自傲的:“甭管哪朝哪代,你们都得听戏。”  相似文献   
7.
【现代戏如泰山压顶】1964年始,京剧进入大演现代戏的时期。北京京剧团紧锣密鼓地排练《芦荡火种》、《杜鹃山》。切莫以为就是个更换“戏码”的事。现代戏像一只巨大章鱼,其触角伸向艺人生活的每个层面、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8.
百年舞台上的离合悲欢,早被舞台外的雨打风吹去。丝竹声歇,叫好声杳,那些红极一时的老生小生青衣花脸刀马旦,纷纷走下红氍毹,他们的背影没入历史。斑斓的戏衣投诸烈火,舞榭歌台成了废墟,历史资料沉埋、毁弃、遮蔽了。许多年后,只剩下当时观众席间的一个小女孩,她没有遗忘,唱出了悠悠一曲挽歌。竞有那么真切的人情、朴实的道义,甚至是超越从前剧中人物的风格和气节,活在他们的背影中,她的挽歌里,令我唏嘘。——邵燕祥(诗人、作家)有人说:你写的东西,怎么老是“往事,往事”的?是呀,人老了,脑子里只剩下“往事”。历史,故事矣。故事,历史矣。我们现在讲过去的故事,要不了多久,后人也会把我们当作故事来讲述。恍然忆及从前逛陶然亭公园的情景。初春的风送来胡琴声,接着,是一个汉子的歌吟:“终日借酒消愁闷,半世悠悠困风尘……”我听得耳热,他唱得悲凉。——作者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国字号电视台举办了一次模特大奖赛。因首次有男模参加,我便有一搭、无一搭地看了。小伙子的体形,五官及做派都还可以,惟独考察到“才艺、素质”的时候,这些或有大学学历、或有白领经历的男人,仿佛一齐掉进了幼儿园:怎么能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样一句很不高明的广告语,说成是自己信奉的人生座右铭呢?这情景让我想起了一个尘封已久的京剧伶人——先演员后琴师的杨宝忠。  相似文献   
10.
中國傳統戲曲,以其獨特的美學思想和表現形式,經歷了近千年的輝煌歷程,但當它進入現代社會時,似乎要失去固有的魅力,將從藝壇霸主的寶座上跌落,墮入現代審美五光十色的角逐之中。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理所當然地引起一切關心戲曲藝術事業的人的沉思,以及所有戲曲工作者的自省。那麼,戲曲在自己的國土上,究竟面臨着怎樣的處境和命運呢? 觀察戲曲的歷史、現狀及未來,可以有多種審視的角度,從而得出全然不同的結論。如果站在一位觀眾的位置上,的確能夠從城市劇場演出上座率普遍下降的事實中看出戲曲有如殘照之夕陽。可是如果人們翻看戲曲劇團在海外演出轟動異邦、載譽歸來的大量報道,又大可為這顆仍然璀燦的東方藝術明珠的光照度而感到樂觀甚至驕傲。而當我們把戲曲的興衰放到一個廣闊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