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今年《民主与法制》杂志第32期上刊登了《小英雄的身后事》一文,13岁少年范乃方为救两名落水的同学不幸牺牲了,虽然获得了来自社会的赞美和表彰,但被救者家属并未主动对恩人给以实质的补偿。无奈,在英雄家属的控告下,被救者家属被法院判赔4万元。读罢此文,笔者一方面痛恨被救者的冷血,为小英雄的不幸陨落而落泪,另一方面,更钦佩范乃方们这样的小英雄。在当今道德严重滑坡的社会情形下,这些平凡的孩子在危急时刻表现出  相似文献   
2.
同为政法机关干部,读了《民主与法制》2010年第10期《孙巍之死》专题系列报道,公安局副局长居然会被人干净利落地枪杀,公安局政委竟然会包庇杀害不睦战友的“仇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何保障可言?这里的队伍建设抓到哪里去了?闭书之余,对刘祥军枪杀孙巍深感震撼,对陈晶包庇刘祥军深感耻辱,对同江市公安局支离破碎深感悲凉!  相似文献   
3.
1890年,美国新闻记者雅各布·里斯的一本书《另一半人怎样生活》改变了一座城市的历史,他利用当时刚刚发明的闪光摄影技术,记录了在纽约贫民窟里苦苦挣扎的穷人们的生活。这本书在当时的美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从而导致了纽约市的大变革。也许媒体的作用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4.
《民主与法制》第16期刊登了《明星与吸毒为何如此亲密?》一文,列举了国际上众多涉毒的明星。其实,明星吸毒、滥用毒品的现象不只在美洲、欧洲,亚洲也是如此,甚至我国国内的一些知名艺人涉毒的丑闻也时常见诸报端。明星吸毒并不是什么新闻,近年来,被公开曝光与毒品有染的明星前赴后继。民众对明星吸毒事件也从最初的震惊、感叹到如今的麻木。从这些越来越趋于常态的明星吸毒事件中,可看出演艺圈已经成为传播毒品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5.
2011年第11期《民主与法制》刊载了《公廉:法官立身之本》一文。文中说,公廉:是法官立身之本,是审判公正的可靠保障。法院应采取各种措施使司法公信力和人民满意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入夏以来,我国多个省区洪涝灾害严重,大家在为灾民担忧的同时,也为屡屡刷新的灾情通报困惑。据媒体报道,先是南方某地发生五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近日又传出青海格尔木河流量两千年一遇的洪水标准。我们暂且不质疑其推算的科学性,就说用十年、百年、千年到N年一遇来形容各种自然灾害的偶然性,这种说法就让人无奈而气愤。  相似文献   
7.
读罢《民主与法制》杂志今年第23期《让李昌奎案经得起现实和历史的检验》一文,笔者很赞同该文的观点。不过短短的一两个月里,在罪犯李昌奎强奸、故意杀人的基本事实及犯罪情节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云南省高院对李昌奎的判决便经历了从死刑到死缓,又从死缓  相似文献   
8.
刚刚拿到《民主与法制》杂志20期时,一下子被《15名员工良心集体“失重”》这个标题吸引:良心会失重吗?待读罢内文,不禁感叹:大学生张力渴望高待遇,期待过上有房有车的美满生活,对帮助自己实现这种心愿的老板忠心耿耿,  相似文献   
9.
看罢《民主与法制》第12期刊登的《社会管理“草根经”》系列报道。才知社会团体在社会管理中遇到的诸多尴尬、困惑与艰辛,  相似文献   
10.
读罢《民主与法制》第32期有关立遗嘱的文章,笔者觉得:西方人历来有立遗嘱的传统,几乎所有的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人都会在一定时候预先设立好自己的遗嘱,而我们中国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