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成都市新都区坚持从抓基层民主建设入手,以扩大党内民主为突破口,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进行了大胆的制度创新,在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实践探索,全面推行了公推直选、民主测评、强化全委会职能、实行党务公开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走出了一条"扩大党内民主、推动基层民主、带动社会民主"的基层民主建设新路子,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待于今后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理顺人大、政府主要领导在党委中的位置,确定人大领导在党委中的地位.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理顺了全国人大与国务院的关系。建议各级党组织遵照宪法的原则,逐步理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常务副主任和县人民政府县长、常务副县长在县委的位置,并不因人变...  相似文献   
3.
4.
一、建立健全各项组织。人口多,经济发达的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立经济管理、治安、民调、财务管理、计划生育、公共卫生委员会或小组。人口少,不设下属委员会或小组的村,由村民委员会成员分工负责各项工作,做到事有人管。二、整章建制,村务公开。凡属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村里的重大问题都应向村民公开。提留的收缴和使用,村干部享受补贴的人数和标准,以及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村办事业需要村民负担的事项,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和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的方案,计划生育指标等,都要采用一定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德国城乡等值化模式在中国南张楼村的实验,尽管有许多不足,在中国农村也并没有显示其令人信服的普适性,实验本身也超越了德国专家理想中的中国农村建设标本,但它却是中国人为"三农"命题求解的一次独特实践,对于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村庄发展的道路以及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的启示和借鉴价值时非常深刻和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论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主体、转化模式和激励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振亚 《求索》2012,(12):173-175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的应用化、产品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成果形态向应用形态的转化,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的过渡。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是由成果转化主体承担实施的,而这种成果转化的实施是在转化渠道中通过某种转化模式完成的。为了使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不断地发生进行,就需要一种激励机制促使和引导成果转化主体持续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在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分类和转化模式的分类基础上,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可分为四种类型:投入激励机制,利益激励机制,责任激励机制,观念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和谐农村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展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关键。在当前阶段,构建和谐农村的关键是实现乡镇政府从"经济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桂花镇进行了"三票制"公推直送桂花镇党委的实践,这是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又一制度创新,这一创新给我们进一步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留下了新的启示,而其中存在的一些总是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