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化体制是落实我国宪法文化制度的具体形式,文化体制改革就在于提升宪法文化制度的现实解释力。人格"自由"展开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逻辑前提,文化体制改革是人格"自由"展开的具体落实。文化体制改革作为一种手段,目的在于促进公民文化权的实现,为国家及社会的文化供给提供秩序保障。以"规范"而非"限制"的态度对待文化体制改革所涉及的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是释放社会活力和国家"善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地方立法听证基本状况听证制度最先是在司法领域中的听取当事人双方辩驳的程序,后来逐渐适用于行政领域和立法领域中,在我国听证最先也出现在行政处罚领域中,因此,学者对听证的研究大多从行政听证的方面对听证做了狭义的界定。立法与行政分属于政治国家的两个不同的领域,立法质量的优劣对行政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因此它的重要性,在近几年立法中出现了听证制度,而且这种现象呈现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典型抽样法选取我国在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培养的典型单位作为样本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不同高校的鲜明优势。于此同时,在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法博士培养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检视其公法博士培养中由于学科融合的欠缺性从而导致研究偏见的不足,学术沟通机制尚未形成制度化等方面的不足。进而提出在改革思路上,提倡“大学科”法学观,建立健全沟通机制,构建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平台,同时还需整合该校优势学科资源为公法博士培养打造特色。  相似文献   
4.
胡朋 《人事天地》2006,(7):58-59
我是一名毕业一年的硕士研究生,现供职于北京一家有学校背景、开发和销售文化产品的大型事业单位。跟大多数朋友一样,我有过十分丰富的应聘经历,尤其对参加应聘考试记忆深刻。在考场上,很多表述非常清晰简单的题目,难倒了众多应聘者,症结多出在对考题的误读和基本概念的误判上。为了给即将参加应聘的朋友们提供一点参考,我在这里把我“应试”的思路和心得跟大家一起分享,也算是对考场情境的还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