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阅读报纸或听广播,其中有些新闻看了标题或听了导语后,就被深深吸引,感到非看或非听不可;而另一些作品却引不起兴趣,以致不愿多看或多听。这是什么原因?除了写作技巧等因素外,采访得法便是成功的起点。凡有人存在的地方,都有心理现象。采访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正是采访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它是新闻采访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相交叉的一门很值得探讨的边缘科学。  相似文献   
2.
人物采访,既是记者的基本功,也是记者采访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认为,刻划人物的形象与揭示人物的本质是辩证的统一。文章主要从人物的个性出发,论述了对人物的情节、细节、语言的采访方法。为采写出带有独特的人物个性、鲜明的时代典型的稿件,作者阐述了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采访即用全感采访的操作方法。运用全感采访方法的意义在于:对人物进行采访,易于挖掘典型人物、易于揭示人物的本质、易于让读者发现记者所要展示的时代主流。本文对搞好人物采访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