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历史观的变革是史学发展的根本变革,必然导致史学的深层次变化.西方进化论的传播,深刻地冲击着传统史书编纂的模式.中国的新史学思潮时期,史家在进化史观的指导下对史书编纂进行了具有成效的改造,出现了具有近代色彩的章节体历史教科书和崭新的通史、学术史、地方志编纂方式.  相似文献   
2.
姚锡光是清末民初一位有着多重身份的历史人物。其一生经历丰富,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东方兵事纪略》、《东瀛学校举概》、《筹藏刍议》、《筹蒙刍议》、《姚锡光日记》、《姚锡光文稿》等,这些著作对军事、地方事务、民族问题等都有不俗的见解。本文从姚锡光的生平行实入手,论述了姚锡光在地方事务、军事理论、民族关系等方面作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前后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历史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史学批评也随着时代潮流的急剧变革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其特点是史学批评的自觉意识进一步加强,史学批评的视角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史学批评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文章选取龚自珍、魏源、夏燮为例,重点探讨了他们在史学批评领域所具有的史学批评意识,在史学批评理论、史学批评原则上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民国初叶,中国社会学处于初兴之期,社会学的学术流派还处于酝酿阶段,此期国人开始自主地吸收西方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编写适用于学校所需的社会学教材,此举对于作育人材和社会学的落地生根有重要的作用。民国中叶,是中国社会学的建构期,这一时期活跃于中国社会学舞台的社会学学派主要有美国文化学派、英国功能人类学派和马克思主义派。从学术史的角度而言,各个主要学派都有典型的理论架构、分析工具以及对于社会学本质属性的定位。梳理它们在民国中叶社会学学术史上学术主旨和学术路径方面的异同和得失,由此进一步评析它们在20世纪社会学学术史上的价值和地位,可以对近代社会学学术史有更深切的体悟。  相似文献   
5.
舒习龙 《求索》2014,(9):138-142
近代私人文献蕴涵着丰富的宝藏.目前对官修史书编纂特点的研究还没有跳出官方档案的窠臼,所得出的近代官修史书编纂已经衰落,官修史书编纂体制和程式已经僵化,官修史书编纂的成就不足等观点,并不能涵括近代官修史书的实况.官方档案只是揭示了官修史书编纂实态的部分情形,如果我们能将眼光投向私人文献,史料的尽量扩充会对我们分析和总结官修史书的特色和成就形成丰富的证据链.近代官修史书种类繁多,包括国史、实录、圣训、会典、方略、正史等,每一种官修史书的编纂都与近代史馆的成熟与发展密切关联.近年来,有些学者已经注意采用私人文献研究近代诸种史馆的运作机制、人员构成、史料征集制度、奖惩制度等,也有一些学者开始搜集私人文献留下的丰富的有关官修史书纂修的史料,包括体例、内容的讨论与协商,编纂宗旨、思想、方法的争论与交锋,史料征引的讨论等.但既有的研究明显体现出厚薄不均、轻重有失的特点,这势必会妨碍对近代官修史书编纂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舒习龙 《求索》2022,(1):81-89
王闿运的经学思想延续了今文学派的治经思路,体现了经邦治国、济世安民的经学宗旨,对经学的烦琐和空腐皆有所针砭。"不攻宋学"与其经学立场密切关联,缘此立场他对宋学学说和代表人物的批评不留情面。宋代理学是宋代历史文化的主流学术思想,体现官方意识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王闿运讥贬宋学的观念势必影响其对宋代历史、制度、学术、人物的评论。王氏对《宋史》的评论表面上一直坚守其经学立场,事实上在具体史事、制度、人物的评论上则常常不自觉地游离于主题之外。《湘绮楼日记》为我们研究王氏的宋学观和宋史评论,提供了第一手的史料。  相似文献   
7.
近代进化史观的传播及新史学思潮的初步确立,冲击着传统学术史的编纂方式。进入20世纪后,摆脱由纪传体史书演化而来的学案体学术史束缚,编撰崭新的章节体学术史,成为学术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建构中国学术史的新体系的历程中,出现了像梁启超、刘师培、章太炎等人用新观点、新方法写成的学术史著作,开创了学术史研究的新境界。本文主要对梁启超著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做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明末宦官刘若愚效太史公司马迁之榜样,发愤著书,用13年时间陆续写成一部颇具特色的明代杂史——《酌中志》,给后人留下了明末宫廷政治生活的实态和许多鲜为人知的宫廷逸事。本文对刘若愚的生平做扼要考证,重点探讨《酌中志》的成书过程、版本及其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