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各种纪念形式中自然少不了老人家的历史照片。给毛主席拍照的摄影家中,最出名的恐怕莫过于徐肖冰、侯波夫妇。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画传》、《领袖毛泽东》等书中,他们俩的照片占了三分之一还多。现年88岁的徐肖冰和80岁的侯波,在上个世纪30年代相继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不但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业绩,更为毛主席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把镜头对准这对闻名遐迩的影坛伉俪,讲述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  相似文献   
2.
舒晋瑜 《政策》2003,(8):63-64
早在今年年初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最抢眼的文艺类图书莫过于池莉的《有了快感就要喊》。这本书发了12万册,新华书店回收现金35万元,名列纯文学作品第一。分析其原因,除了内容外,书名占很大的成分。后来这个书名成了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似乎众人都曾压抑了很久。联想到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北村的《周渔的喊叫》等等,甚至上个世纪20年代就有鲁迅的《呐喊》,感到很有意思:为什么作家都要喊呢?  相似文献   
3.
古语说文人相轻,其实未必。不久前,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此物最堪思——作家友情展”,揭示不少作家之间深厚情谊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机构,书院从唐朝到晚清持续了千余年,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播、文脉传承方面为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的实体书院有近千所,网络虚拟空间办的书院有百余多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书院如何才能守正创新,继承传统并经世致用,如何通过传播与弘扬书院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爱护人才、涵养人格的良好氛围,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强?记者采访了岳麓书院、淮河书院、红洲书院,希望对书院在复兴过程中如何形成与学制教育的互补,如何和不同层次的教育自然融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