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田钿 《党建文汇》2011,(10):37-37
9月15日,有网友曝料称,10点半左右在上海市东安路一辆奥迪车不付停车费,停车场的一名收费员上去理论,另一名女性收费员挡在奥迪车前,不料这辆奥迪车继续往前开行,将女收费员撞倒并从其身上碾过,女收费员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相似文献   
2.
苏冰 《政府法制》2010,(6):23-23
日前,法国将颁布新法令,严禁婚姻中出现“心理暴力”。新法令颁布后,法国将成为全球首个颁布这样法令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历经6个多月艰苦卓绝的侦查工作,云南红河警方一举侦破罕见的杀人盗抢婴儿贩卖的“7·29”特大系列团伙案。该案61名犯罪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相似文献   
4.
林钿 《法制与社会》2014,(11):260-262
公证员起源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代书职业,代书人通过代为拟写法律类文书并签字以对法律行为进行证明,增强双方对该法律行为的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公证员在证明过程中担任着判断和定论的角色,以公证权力担保法律行为的形式或内容的真实性,是公证制度的核心因素。我国的公证制度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自《公证法》颁布以来,公证制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的认可,但公证员的法律地位仍然没有得到明确的定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证制度作用的发挥。文章立足于近年来我国对公证制度的改革,分析当前国情下公证员的法律地位,并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对公证员的应然法律地位进行探究,以推动公证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苏冰钿  崔薇薇 《学理论》2013,(18):314-315
采用自编自信心量表对商学院两百多位大学生的自信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自信心量表信度和效度较好,包含公众面前的舒适度和演讲能力、朋辈互慰互助能力、交际能力、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心态五个维度;被测的大学生自信心状况良好,只有13%的学生自信较低,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业成绩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孙钿 《广东党史》2000,(2):37-38
1938~1939年,东江游击队在香港九龙设有一个联络据点,还出版《东江》杂志。组织上调我去接编《东江》时,已获悉香港当局要禁止《东江》的意图,我只编了两期,《东江》遭到封闭。 1939年上半年,《东江》杂志的停刊,激起了香港惠州侨胞、海内外侨胞的强烈反应,纷纷提出复刊要求。可是香港当局非但没有考虑侨胞们的议论,甚至将东江游击队的联络据点也封闭了。 香港是中国人的国土。但是中国人却没有在自己的国土上宣传抗日的自由。爱国的侨胞们,东江惠州一带的侨胞以及东江游击队的战斗形势,都迫切需要有一个宣传的刊物…  相似文献   
7.
接受外国留学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和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的象征。改革开放,国门洞开。在一批批华人青年远赴海外求学的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批批外国留学生。1982年,当时的四川大学接受了首批外国留学生。说是苗批,其实仅有两人,分别来自日本和美国,是国家教委安排的短期非学历公费留学生。从1982年至1985年间,来四J;;大学就学的外国留学生一直处于零星状态,四年总共仅有10来人。到了1985年,一方面是来华留学的外国学生日益增多;一方面是四川大学在中国西部的重要地位日渐显露国家教委将四川大学列…  相似文献   
8.
有一种古老的生命,还在焕发着现代活力;有一种憨厚的生灵,还在为四川乃至中国开放交流立下奇功——这就是大熊猫。四川大熊猫成为世界友好交流的亲善大使,足以让好些职业外交官油然而生敬意。早在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一成立就确定大熊猫作为该基金会会徽和会旗标志。中国政府曾向9个国家以礼品形式赠送的大熊猫有16只出自四川。1972年中美建交,中国政府赠送一对大熊猫“玲玲”和“兴兴”给美国,美国人民欣喜若狂,全美称1972年为‘卡5猪年",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展出的头一个月,观众就达110万人次。1973年,蓬皮杜总统访华,…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伴随着高等学校的产生而共同发展起来的,且具有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加强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建设、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等方面为切入点,建立规范有序的长效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此要把握规律,积极建设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创造文化育人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实现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