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权力腐败是市场经济本身造成的吗?苏戎安当前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本质上具有“双重效应”,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来自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尤其象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以权经商等弊端,正是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作用于政治上层建筑领域...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是当今世界资本制度创新的伟大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既是一种制度文明 ,也是相应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要超越资本主义就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公有资本制度 ,从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改造创新资本制度。这是人类市场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长期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要完成这一时代课题 ,关键在于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共产主义政党  相似文献   
3.
资产所有者如何有效监督资产经营者,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资产安全和实现资产增值,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我国,搞好国有资产经营的监督管理,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重大政治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不仅要讲经济规律,更要讲政治,要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的新路子。当前,要落实中央关于搞好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方针,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同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性质与政治优势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各种监督机制的改革创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切实…  相似文献   
4.
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兼论“资本形态社会主义”苏戎安从认识论规律看,80年代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不久,只能一般地从“初级阶段”角度谈社会主义,这是解放思想、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第一步。但是,在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实践,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已...  相似文献   
5.
共有制社会主义探析中共广东省委党校苏戎安80年代后期,深圳市万丰村农民在改革实践中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称之为社会主义共有制。所谓社会主义共有制,简言之,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与资本在不同范围和程度上相结合,由此形成以公有成分为主,多...  相似文献   
6.
判断一种经济成分的社会性质,不是从抽象原则和既定观念出发,不能采取按所有制形式决定其社会性质,简单地对号入座、非“社”即“资”的二元对立判断,而是坚持历史唯物论基本观点方法,放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看其对发展生产力所具有的实际地位与作用。这是我们认识...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党本身特有的政治优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本。实践表明,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要靠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作用。一、党的政治优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根本保证所谓党的政治优势,是指我们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上的基本特征在国家政治和社会…  相似文献   
8.
世界多样性是江泽民同志多次阐述的问题。笔者认为 ,江泽民关于世界多样性思想中蕴含着兼容性思想 ,兼容性思想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一系列理论问题的重大创新 ,它对深化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认识、制定中国对外战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们突破了什么?苏戎安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已成为全党共识,写进了十四大报告和党章。可是近年来我们的某些理论宣传中也流行着另外一种说法,宣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突破”、“对...  相似文献   
10.
世界多样性兼容性文明观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大变动、中国大变动的新形势下,作为我们党一项重大的政治新思维、理论新思维而提出来的。这一全新的社会文明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特别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发展,是在当今全球化条件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文明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新成果,深化发展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种文明共存互补兼容的趋势出发提出的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国际政治新思维,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文明的一大理论品质与政治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