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乡村教师(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的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教师流失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把乡村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历史原因、社会原因、经济原因和个人发展原因等方面,认为缓解乡村教师流失,需从提高待遇、改善学校制度与文化环境、完善教育政策等方面入手,而对乡村教师个体的生命轨迹、生活经历、生存策略与精神世界却多有忽略。故有必要引进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关注乡村教师这一弱势群体,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等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促进乡村教师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与完善,为乡村教师群体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2.
苗春凤 《求实》2004,(4):36-38
本文探讨了建构“价值理性”文化理念的途径和方式 ,即通过文化批判、文化建构和文化教育来强化、确立和普及“价值理性”文化理念 ,以摆脱工具理性理念的独断控制 ,完善人类的文化理念。其中特别强调了人文学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苗春凤 《桂海论丛》2013,(6):100-103
在一个文化多元、媒体多样的时代里,如何打破单向性灌输模式,多维、互动地发挥典型引领的价值功能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基于文化强国的使命感,基于核心价值如何具有巨大而持续的情感能量、如何实现符号内化等基本问题,通过总结、反思中国典型引领中的价值功能,引入互动仪式链视角,寻求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构机制以及社会认同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极富有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立足现实实现人生理想;重视精神生活;以实践道德勇气追求理想人格;心忧天下而以天下为己任。这种人文精神对当代知识分子有着宝贵的启示意义:应以积极入世的态度重建当代人文精神;应保持道德关怀、社会良知和社会敏感性,心忧天下;珍视生命,关怀人性。  相似文献   
5.
儿童村作为慈善机构,为健康孤儿提供福利服务,促进了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儿童服务理念和具体操作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善。笔者通过分析四种主要的儿童村服务模式,反思儿童村服务的现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认清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加深素质教育新观念的培育是具体贯彻素质质教育的根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 ,要根据据思想政治课的特点 ,实施主体式教育 ,发挥学生的主体自觉性 ,让学生自由地、主动地学。教师要以自身的高素质和爱心教育、影响学生 ,使学生能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目的应是优化生命 ,培育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当前的教育却明显地偏离了这一人性化要求。面对教育的工具主义、技术主义倾向和全球性问题的威胁 ,高扬人文的旗帜显得尤为迫切。当代人文教育应重点加强危机意识教育和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8.
苗春凤 《桂海论丛》2009,25(1):52-55
典型是权威评价活动的产物,树典型有助于权威机构加强对社会的动员、控制和整合.作为一种权威评价活动,树典型充分体现了权威机构的道德评价活动.在当代社会中,权威机构仍然需要树立典型,提倡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进行社会整合.但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典型的影响力有所弱化,因此,要树立起有影响力的典型,必须坚持权威评价与民众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