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毛泽东看来,矛盾转化的关键在于条件。矛盾转化的条件起的是破坏与瓦解对立统一的作用。但不同的条件在矛盾转化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全局性条件与局部性条件、共同性条件与特殊性条件、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对于现实的具体的矛盾转化的过程,应坚持具体矛盾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以深邃的哲学眼光,审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提出了发展的新理念,提升了发展的新境界,开拓了发展的新局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崭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从哲学的高度揭示了中国人民从事政治革命的本质和规律。中国人民从事政治革命经历的曲折性、多样性的过程,成就了毛泽东政治哲学的丰富内涵,其内容博大精深,意蕴厚重深邃,它具有与其他政治哲学不同的特点,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统一;自由与纪律的统一。它对当前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质与科技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素质关系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现代科学技术以无比的威力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同时也加速了人文与科技的裂痕 ,造成人文失落、人文素质的苍白 ,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文章通过对人文素质深刻内涵的揭示 ,阐明人文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如何构建当代人文与科技整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什么?人们普遍地回答: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然而怎样理解这种生产?精神生产是否包括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之中?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如何?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本文试图就此作一些探讨。 在我国理论界,一般都将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理解为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这种理解对不对?我们认为这是不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原意的。不错,恩格斯曾经说过:“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意识形态论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关涉到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对整合社会力量、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凝聚人心具有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意识形态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具有鲜明的特征: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批判性与包容性的统一,先进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对于今天的改革开放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的特点,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导权,要建设好先进文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晚年思索和忧虑的主要问题 ,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为解决这些问题 ,毛泽东进行了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艰辛的探索。毛泽东在探索的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理论失误 ,但也有许多理论建树。充分挖掘毛泽东晚年的历史遗产 ,认真离析出毛泽东晚年的理论建树 ,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关于“彻底巩固”的形而上学观点,毛泽东从唯物辩证法的高度深刻地阐述了部分质变论,揭示了事物发展阶段性的内在根据,部分质变的普遍意义,并联系中国革命的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性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青年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邓小平在对待青年和青年问题上都有过一些真知灼见,其青年观的基本点是一致的:都非常重视青年的地位和作用;提倡大胆起用青年;正确概括了青年的个性特点;认为青年是需要培养教育的;青年应该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不仅如此,邓小平还对毛泽东的青年观有所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实现了青年培养目标由“红”到“全面发展”,青年成才道路由“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产学研相结合”,青年的引导力量由“榜样引导”到“是非利害引导”这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贤超  范湘涛 《湖湘论坛》2006,19(4):5-7,18
20世纪30年代,苏联理论界在斯大林组织领导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教科书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成果。这种成果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曾起过积极作用,也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不只是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吸收,而是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等方面,实现了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