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本文认为,对于现代社会转型,可以从如下三个基本的方面来把握现代社会转型的基本性质是人的理想性的历史自觉活动;现代社会转型的运演态势是社会整体结构运作机制的转变;现代社会转型的总体趋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信任: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信任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交往的心理基础和精神纽带,其本质是一个覆盖或渗透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的一个人际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信仰虽是一种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但信仰本身却并不是精神冥想的产物。信仰说到底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在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内化。信仰蕴含并展示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蕴含并展示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真正的信仰危机是指原有的良好而固定的信仰,经过一定的困惑和忧患,对自己原有的信仰发生进一步的怀疑和动摇,直至全面的抛弃,但还没有确立  相似文献   
4.
荆学民  于淑婧 《政治学研究》2020,(2):14-26,M0002,M0003
政治传播秩序系政治秩序与传播秩序有机耦合而成。自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秩序变革呈现出新图景:“传-受”关系角色融合,信息流动立体对冲,“权势”格局去中心化,“节点”移位流程再造,线上线下双层互动,参与沟通机制转向,情感意见高度聚合,政治目标共生共享,文明契合价值转化,总体模式类型蜕变。应对自媒体时代政治传播秩序变革,中国应做出主动调适:确立政治传播秩序由“一元主体”主导到“多元主体”共享的总体理念;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秩序要求贯通到政治传播新秩序的建构中;更新对政治传播“内容”的理解,扩充“政治信息”的内涵和包容量;释放政治信息的生产权和传播权,激活政治传播秩序中媒体的独有能量;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传播秩序的优势,为全球政治传播新秩序贡献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5.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历来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国际敌对势力也千方百计向我们渗透其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因而在一些党员、干部和青年中出现了理想信仰动摇的问题。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同心同德地把我们的党和国家引向光明的未来,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刻认识正确信仰观的科学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荆学民 《前进》2003,(8):36-37
早在1922年,梁启超就说过这样的话:“信仰是神圣,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他认为当时中国社会最大的病根是没有信仰,因而,改革“最要紧的是确立信仰”。历史在进步,我们的时代早已不是梁启超所处的时代,但就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变革这一点而言,却有着一定的共同之处的,这就是,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信仰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极为关注的问题。在目前的情形下,我们有理由认为,信仰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民间问题”,不仅仅是理论或学术问题,不仅仅是个人精神自由选择的问题,而是一个牵涉整个社会、整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