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考察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脉络、作用主体和特点,并以方舟子遇袭事件为典型案例,描述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随着事件出现、衍生、审判、终结而孕育、喷涌、转向与衰减的发生和发展的变化过程;剖析了当事人、网民、媒体、警察与司法机关、利益或声誉相关者等多方主体在舆情演变中的作用;并揭示和分析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重要特点:新媒体引领、当事人作为、媒体聚焦与同化报道、舆情指向变换等。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中庸思想已存在两千余年,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方面。毛泽东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眼光对此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并加以批判继承,以指导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他这种客观公正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我国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使中华文明享誉海内外。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文化上,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阐述了弘扬传统文化为什么要体现时代性,弘扬传统文化怎样才能体现时代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胡耀邦具有内涵丰富、泽被久远的"群众现".本文试从主要渊源、基本内涵、实现路径等方面对胡耀邦的"群众观"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5.
刘海  董永亮 《世纪桥》2010,(5):30-3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和历史上"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又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以人为本批判和借鉴了民本思想,更是对它的超越。本文在梳理它们内涵的基础上,围绕两者区别及内在联系,进一步手手探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郭富友  董永亮 《世纪桥》2010,(15):49-5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此过程中,时代主题转换构成其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因和力量源泉。在中国,围绕革命和建设时代主题的逐次转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实现了一次次的飞跃。我们要实现时代主题转换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有机结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