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7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牛腿琴     
流传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哈尼族碧约支系的牛腿琴,是一种弹拨乐器,形似牛腿,故称“牛腿琴”。制作牛腿琴,是小伙子的专利。一般用坚硬的野桑木制作,琴身长约二尺左右,琴头呈燕尾形,琴身下端掏空,外镶带孔薄木片,琴上系有二根琴弦,并拴上姑娘亲手织的彩色丝带。牛腿琴由于体积小,共鸣箱又小,因而音量也较小,弹奏起来,声音幽雅动听。关于牛腿琴的来历,还有一个动听的传说。传说有一个碧约小伙子,为了得到一个姑娘的爱,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一棵野桑木树,又巧妙地打听到了制作牛腿琴的方法,并获得了姑娘的爱情。因此,牛…  相似文献   
2.
隆冬时节的基诺山,欢快的牛皮鼓声和红火的歌谣掀出朵朵热浪,那是基诺族人在过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特毛且”。“特毛且”,基诺语,汉译意为“打铁节”,这是一个尊重手工业匠人的劳动节日,且与祈祷农业丰收有关。按照基诺族的历法,一年有13个月,1月为岁始,13月为岁终,两个月交接时过年。每年农历十二月期间,各寨特定的寨父、寨母即依据气候节令选择具体日期过年,他们敲起被族人认为神器的牛皮大鼓,宣布“打铁节”开始,这时,全寨的人便集中到寨父、寨母家,等候寨父、寨母安排和分配过年时的准备工作。同时,各家各户要凑钱买一头水牛,准…  相似文献   
3.
竹脚铃     
竹脚铃是流传于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尼支系中的一种比较原始的民族乐器。有一大一小两对,大的长约45厘米,宽约19厘米,厚1厘米,是用一节粗壮的金竹剖开分半,竹面呈拱形,在竹面上凿许多小孔,再用线绳拴上小竹片。小的长约27厘米,宽约19厘米,厚约1厘米,是用一节松木凿空成拱形,表面凿6孔,分别用三根线绳串上小竹节,固定在松木表面上。跳舞时把竹脚铃绑在小腿肚上,随着音乐的节奏,竹片、竹节与竹面碰撞发出清脆、响亮、悦耳的声音,形成一种合奏式的响声,富有欢快的节奏感。是爱尼人喜爱的乐器之一。竹脚铃@董菊英$云南民族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居住在西双版纳州一带的哈尼族村寨,在建寨时都要修建一个寨门。寨门,哈尼族称“巴门”,是一个木结构的方形门框,两边各有一小侧门,高约2米,宽约5米左右。横梁即门楣上用树汁野果液或木炭画上各种鱼、虫、鸟、兽的花纹,门楣中央悬挂着木雕小鸟,两边则悬挂着许多木刀、木剑、木枪等驱鬼避邪之物。侧门则各有一男一女裸体雕像,表示人口繁衍昌盛。缠绕在门上的连环竹圈是天神和大地结合的象征,赋予了“巴门”无穷的神力。哈尼族视“巴门”为神圣不可侵犯之门,认为住在寨门内的人,可以得到神的保护和同寨人的帮助,离开了寨门便离开了神和…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的蒙古族现有人口131万,主要聚居在滇南美丽富饶的凤凰山下札麓湖畔的通海县兴蒙乡。他们是元朝时落籍云南的蒙古族后裔,随着历史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变化和与当地各民族有诸多方面的交往、融合,他们生活习俗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与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族相比差异很大。云南的蒙古族为了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他们弃畜牧改习打鱼、种植水稻。定居的农耕生活要求营造房屋,这对世居毡帐、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来说是一次文化习俗上的大转折,然而他们成功地适应了这种转折并掌握了高超的土木建筑手艺,至今外出做工者多凭借木匠手艺谋生。每年农历四…  相似文献   
6.
瓦猫     
云南民间瓦猫多用来装饰“阳宅”,常安置于房屋门楣或屋顶正脊飞檐上,不仅具有装饰房屋建筑的作用,也具有镇邪驱鬼的功能。瓦猫,因其形象颇似蹲于屋脊上的家猫,故名。其原义是能食鬼的老虎。云南呈贡县彝族无釉瓦猫,整个坯质是用黄泥手工捏制而成的。瓦猫顺着瓦片站立着,胸前有一块凸凹得当的八卦图,且成菱形状直立于瓦猫的前胸,左右角突出身外,八卦图凸处用油漆涂画,十分醒目。瓦猫身上刻有鱼鳞纹,背部有龙刺状直竖,长长的尾巴有力地盘向右腿前。耳朵直立高竖,眼睛大而外凸,鼻孔向前,嘴巴大咧,露出尖利牙齿,呈呲牙咧嘴状…  相似文献   
7.
云南民间所见的石雕狮子工艺中,剑川白族的石雕狮子较具代表性。云南民族博物馆民间美术馆展出的一组石雕狮子,是滇西北剑川白族地区用于镇守“阴宅”(死者坟墓)的石雕狮子,石狮是动物雕刻中最常见的种类,狮的性情威猛庄严,白族人民认为它能驱秽避邪。这组剑川古墓石狮,是明清时期白族民间艺人雕凿而成的,虽经百年风雨剥蚀,还保存着完整的艺术造型,其轮廓清晰,生动古朴,精巧玲珑。其中一个是用粗石雕琢而成的,整个身子墩实厚重,后腿下蹲,前腿直立,头部光滑扁平,眼睛圆睁而且凸出,鼻翼冲天,嘴巴微闭,似喘粗气状,雕刻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