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蒋晓虹 《理论学刊》2005,(9):122-123
干部具有积极的感情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反映。发挥感情影响力、不断提高领导效能,是现代领导者应当认真研究和实践的一门艺术,也是优化提升领导活动、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必须增强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取得实际效果。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提高对高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缺一不可。德育是统帅、是灵魂、是根本,它对其它各育起保障方向和增强动力的作用。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党和人民的要求和期望。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高校培养…  相似文献   
3.
围绕育人主题创新党日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党日活动创新为载体,扎实开展高校党建工作.坚持育人为本,确立高校基层党建新观念;紧贴育人实践,创新党日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着眼育人质量,下大力提高党日活动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继传承传统文化之后在"西学东渐"嬗变的过程中,其"追求真理、崇尚学术、严谨求实、开放包容和引领社会文化"为最基本的时代特征;其彰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交互的教学文化、厚重浓郁的文化氛围反映当代校园文化、大学育人的真正含义。然而单一的专业化教育模式的缺陷和观念文化制度文化面临着时代挑战。因此,转变观念、开创提升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创新文化,文理交融、开设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内容,注重实践、开展适应大学生个性特点的科技创新,整合资源、构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网络和环境等是实现大学文化发展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反应,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内心体验。虽然环境影响人的认识和情绪,但对环境的认识与主观态度能决定人的情绪,也就是说人是可以调控情绪的。领导者的领导活动和领导行为,始终伴随着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调节和情绪的调控。领导者要想圆满地实现领导目标,就必须正确、合理、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内涵 文艺复兴和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科技革命、工业革命,魔法般地呼唤出空前未有的巨大生产力,使欧美一些国家率先实现了工业化,从传统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进而在政治、思想、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变,这就是世界历史上的社会现代化。综合各家见解,与欧洲历史的新时代——“现代”相联系,社会现代化的内涵也十分丰富:第一,它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尤其是二次大战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