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7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1926年1月,根据组织安排,年方22岁的邓小平和十几名同龄青年由法国赶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6月,在填写该校一份《党员批评计划案》时,他在"做什么工作最适合"一栏中这样写道:"能作宣传及组织工作。"邓小平一生戎马倥偬、治国理政。这个中肯的评价,在邓小平后来的革命生涯中得到了印证。然而,这个自我评价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2.
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王崇伦,在五十年代初成功地创造了“万能工具胎”,它不仅能使刨床代替插床工作,而且提高效率六至七倍。王崇伦用它,在1953年一年就完成了四年一个月又十七天的工作量,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相似文献   
3.
蒋永清 《学习导报》2010,(18):64-64
今年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建立经济特区,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1984年1月24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亲临深圳特区视察,这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中,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化的世纪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站在世纪之交的角度,总结回顾了我国100年来特别是建国50多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基本轨迹和发展特点,认真分析了我国城市化的现状,从体制、国情、人地矛盾诸方面深层次剖析了城市化的滞后性,并从世界经验和国情出发,预示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未来20~3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选择、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是当前和今后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当前就是切实提高“五种能力”。其实现途径在于始终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自身建设 ,不断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始终坚持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邓小平思想年编(1975-1997)》(以下简称《思想年编》),与此前编辑出版的《毛泽东思想年编》、  相似文献   
7.
有关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笔者曾在1989年《学报》第三期上做过探讨。那么,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呢?本篇拟就调查研究的程序、类型、方式方法和调查报告的写作等问题进行一些初浅的探讨,供工会工作者们在实践中参考。一、调查研究的程序调查研究有了思想准备之后,如何起步呢?这就是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说法很多,笔者认为大体可以简单分为五个步骤。第一,调查研究的准备工作。具体内容有如下几项:  相似文献   
8.
蒋永清 《湘潮》2014,(8):21-26
作为举世公认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战略被邓小平看作是我们的“雄心壮志”“宏伟目标”,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蒋永清  吴振兴 《湘潮》2014,(5):7-11
中国博士后制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邓小平亲自决策和大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经过近30年的长足发展,现在已成为我国有计划、有目的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博士后研究人员成为当下中国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青年人才群体。抚今追昔,倍感邓小平当年决策的高瞻远瞩和英明果断。要成千成万地派遣留学生"文革"十年动乱期间,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自告奋勇抓科技、教育的邓小平面临不容乐观的局面:高级专业人才断层、紧缺,各科研机构、高校等部门人才匮乏、青黄不接。为此,邓小平提出要向西方学习。1977年5月12日,他在同方毅、李吕谈话时说:“四人帮”搞闭关自守。科学研究方面的先进东西是人类劳动的成果,为什么不接受?接受这些东西有什么可耻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中美建交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下,根据改革开放初期的新情况、新要求,邓小平继承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思想,作出了调整对台工作方针的决策,即把"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方针调整为"台湾归回祖国,实现统一大业"的新方针。新方针有三个要点:第一,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第二,寄希望于1700万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第三,商谈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对台工作新方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它强调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并将其列入80年代三大任务之一;它还坚持"两手论",既有和平解决的一手,也有不放弃武力解决的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