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政协要在民主监督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首先存在一个定性和定位的问题。位定得准,作用才能发挥充分。为此,我学习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关中国监督问题的论述。早在1957年,邓小平同志就写了一篇《共产党员应该接受监督》的文章。在此之前,在党的“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也有关于监督问题的精彩论述;在此之后就有很多了。学习了这些文章以后,我体会到,我们中国监督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选择。因此,当前应该从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来讨论政协的民主监督。我国《宪法》规  相似文献   
2.
世界正由工业经济悄然而坚定地向知识经济转变,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的时代即将来临。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当代经济中,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的财富。目前,经合组织(OECD)主要成员国的G.D.P中有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  相似文献   
3.
揭露王宝森这个有严重经济罪行的腐败分子,进而对陈希同同志立案审查,是我国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的结果,说明中央有决心有能力清除党内的腐败分子,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清除自己肌体内出现的腐败分子。王宝森等人的案件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我们从中汲取的教训是多方面的,这个案件留给人们的思考也是多方面的。现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对腐败现象的严重性不能低估,对反腐败取得的成果不可高估。王宝森这样的败类是极少数,北京市广大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是好的。但是,从王宝森案件看,腐败对党和政府的侵蚀是严重的。邓小平同志说:“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