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文化是司法体制改革关涉的重要内容。对司法文化进行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法律职业共同体职业伦理指标、先进司法理念指标、司法职业规范指标以及法治知识的传播指标四个方面。对此四个方面指标的考量,可以基本反映出一个国家司法文化发展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袁兵 《楚天主人》2012,(10):57-57
  相似文献   
3.
作为近代民主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民权一词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传统权力一元化思维模式揭示了民权产生的权力来源;以义务为本位的法律思想造成了民权之个体权利诉求意识的缺失;以顺服为核心的儒家伦理规则窒息了个体权利主体的生成;以宗法为特征的传统组织模式则直接抑制了多元对抗社会的萌生.在传统文化的重构下,民权远离了西方的人权理念.  相似文献   
4.
申诉权作为公民一项基本的宪法性权利,需要有切实可行的申诉救济机制作保障.目前行政申诉作为解决行政争议、保障公民申诉权的重要制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修改立法,统一行政申诉制度;创设独立的申诉机关,完善相关申诉程序,处理好行政申诉与其他行政救济制度之间的衔接,这是解决我国行政争议纠纷、保障基本人权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民主、法治、人权是宪政的三大基本要素。作为一个独特的政治文化概念,民权是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宪政文化相互碰撞、冲突及融合的结果。民权与人权在权利范围、价值取向、主体资格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制度的民权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和价值,但不可否认,民权保障并没有成为近现代宪政体制设计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实现近代民权向当代人权的接转,是当今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重大课题,其基本途径为观念重构与制度更新。  相似文献   
6.
长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倪润峰同志光荣地出席了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他返回公司后我们采访了他,请他就参加党的十五大及展望公司发展前景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俞建坤  袁兵 《现代领导》2005,(12):22-22
十月的江海大地,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而更具活力。在近4个月的集中教育活动中,江苏省海门市第二批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588个基层党组织和11118名党员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丰富创新载体,圆满完成了各个环节的任务。全市上下营造出“争先创优当先锋。加快发展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8.
提起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人们现在已不再感到陌生。假如了解她的过去,就必然会感叹今天的巨变。忆往昔,外界评论这里的人们是“坐在金山上讨饭吃”;看今朝,这里的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十年排名内蒙古第一,人们说鄂尔多斯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史,犹如一  相似文献   
9.
袁兵 《楚天主人》2012,(6):57-57
  相似文献   
10.
民权概念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全新的政治文化术语。民权的传统之源是古代民本思想,其理论支柱是近代自由主义国家的人权观念。深受传统思维方式影响的近代民权理论所表现的权利从属性、工具性、不完整性等诸多特点,表明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与衔接之艰难。传统民本思想向现代的人权理论转化也并非不可能,民权当是其转换之中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