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而农业是这一转换的直接场所.马克思从对土地肥力的掠夺和对劳动力的破坏两个方面批判了农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发的农业生态危机,并指出“合理的农业”只能是“自食其力的小农的手”或“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控制”.土地股份合作制既能克服小农经济下家庭分散经营的地力浪费问题,又能缓解传统规模化经营方式下提高农业生产率与保护及改善土地肥力之间的矛盾,为实践历史唯物主义农业生态思想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尽快走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义十分重大,它将成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突破口,使其更适应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但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而健康地流转,需要澄清几个认识误区。一、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户而非政府农户是土地流转的主体,这是农民拥有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的具体体现,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康流转的前提。可现实中,地方政府强制推行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经营的现象却比比皆是,甚至认为这是在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党中央之所以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  相似文献   
3.
解安 《人民论坛》2011,(8):224-226
近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对"三农"的反哺力度,"三农"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诸如人力资源配置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福建南平基于自身情况,借助行政力量,通过下派干部的方式整合农村科技、人才、信息、管理各项资源,反哺农业,实现了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全方位的发展,成为"人力资源反哺论"的典型。  相似文献   
4.
一、铲除私有制 ,建立公有制1921年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 ,就把消灭私有制 ,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此 ,共产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一 )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早在1921年春 ,中国共产党就分析了中国的土地占有状况和农民所受的剥削 ,指出农民土地问题在革命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党的三大提出“限制田租” ;1925年10月 ,又提出“耕地农有” ;1927年5月党的五大正式提出了改革土地制度问题 ;1927年8月 ,中共中央在汉口紧急会议上提出党应领导农民实行土地革命 ;1928…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之后,韩国新村运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韩国新村运动的认识,可谓“仁智各见”。实际上,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着手的韩国新村运动对韩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化解和  相似文献   
6.
要破解三农这一巨大难题,必须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反哺农村。实践已经证明,仅仅依靠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反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才是所有要素资源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解安  郭书田 《人民论坛》2012,(26):224-225
喀斯特地区山多地少、生态脆弱,如贵州,应摒弃旧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从当地实际出发,形成一、二、三产业"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产业发展模式,即第一、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较小,走生态富民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8.
9.
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现代社会中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会持续不断地向城市流动,这往往造成农村资源的匮乏,导致农业和农村的凋敝。由于农业的自然属性,反哺不会自动到来,故需要在政府主导下,根据农村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动人力资源下沉,进而带动其他各种资源进入农村。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考验中国现代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试从人类文明的高度、历史的厚度、全球的广度,来重新审视中国现代化之路,提出"生态文明应该存在于人类文明各个发展阶段和形态之中"这一新理念,有助于避免后发展国家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的旧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