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许珍芳  杜雪晖 《学理论》2013,(8):184-185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旷日持久且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对这场运动的兴起时间,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应兴起于1950年代,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兴起于1968年。这场运动应兴起于1964年。  相似文献   
2.
许珍芳 《学理论》2008,(8):72-73
高校网络党建是随着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它既是一个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又是一个大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总结近年来高校网络党建的研究成果并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才能进一步推进高校网络党建研究,也才能打好网上宣传教育的主动仗。  相似文献   
3.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1962年以后纳入国家制度化轨道,"文革"时期达到高潮,到80年代终结。它的兴起与消亡都直接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革、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它们既促成了这一运动的兴起,也促使了这一运动的消亡。  相似文献   
4.
网络对大学生诚信心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在高校的深入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提出了挑战.网络作为大学生道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外在环境,遵循道德心理学中环境对心理的作用原理,通过内化机制影响大学生的诚信心理.  相似文献   
5.
许珍芳 《桂海论丛》2006,22(3):28-3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实现人的和谐,关键是通过认知社会成员的心理状况,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解决所存在的社会问题并干预或消解不良社会行为的发生以及通过激励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行为,塑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在社会心理认知的基础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社会心理认知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体人的和谐,关键是通过认知社会成员的心理状况,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要通过解决社会问题并干预或消解不良社会行为的发生,以及激励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行为,塑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在社会心理认知的基础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论创建和谐世界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作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向全世界提出创建和谐世界的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世界和平与安全、发展与进步的角度,分析创建和谐世界的必要性及其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社会问题.土改后农民产生不平衡心理和不满情绪,再加上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阶级意识和政治激情的催化,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共同促成了土改后中国农村合作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