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关注农民文化需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农村文化生活状况,探索进一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途径,2006年3月17日至3月31日,我们对湖南省农村农民文化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除走访农户深入访谈外,我们也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分为农民卷和干部卷两类。其中,共发放农民卷1200份,收回1198份,回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湖北试点经验出发,侧重于从实践的角度尝试回答和解读"什么是农村社区、怎样建设农村社区",认为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是国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及推进经济政治社会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步骤,它标志着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与管理体制新一轮重大变革的开始,其最终目标在于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社会组织与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省基层社会管理现状,探索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径,今年1至3月课题组深入到宜昌、襄阳、孝感三市的6个县(区)、12个乡镇(街道)、48个行政村(社区)进行调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一、湖北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成效明显,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几年来,我省抢抓发展的战  相似文献   
4.
建构认同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题中应有之义。近代以来,现代性外力的形塑不仅加速了乡村的衰败,而且导致乡村社区认同日趋式微。重建乡村社区认同是新时期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价值旨归,必须整合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增强社区的吸引力和归属感;再造社区公共空间和符号资本,强化人们对社区的文化和心理认同;发挥社区成员主人翁意识,大力开展社区参与和志愿服务活动,发扬光大社区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5.
日前,笔者作为省级观察员参与了湖北省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观察,发现各地在“村官”直选的实践当中,涌现出一些新理念、新思维、新做法。同时,在农业税免除、零农赋开启的“后农业税时代”,随着人口流动、城镇化的加快与村组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表明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方式及基层组织、管理与服务体系的重大转型与嬗变,乡村日益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从村民自治过渡到社区自治、从行政和生产共同体迈向社会生活共同体,基层社会组织与管理方式也逐步从政府主导的单中心治理转变为政社分工与合作共治的多中心治理。  相似文献   
7.
农村是国家基层治理体系的末端,是基层及整个社会安定和谐的"压舱石"和"稳定器"。改革以来,乡村步入大分化、大流动、大重组的历史性转型,农村基层治理呈现封闭化、空心化、断裂化的特征,农民阶层分化和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为破解转型期乡村社会管理困局,一方面需要转变发展理念和思路,着力夯实基层组织和民生建设,从源头上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基层短板"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根据当前乡村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内在要求,从组织体系、技术支撑、政社合作、体制机制方面推进协同创新,走出一条开放融合、权利均等、制度保障、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及包容性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与服务供给实行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包办”型体制,在制约社群协同办“事”的积极性和活力的同时,也加大了政府的治理成本。在当前,应借鉴国外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经验,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从管治到“善治”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个案村一起上访事件的追溯分析,总结了当前农村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创新与做法,同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项继权  罗峰  许远旺 《政策》2007,(1):37-40
湖北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成功地实现了初始的改革目标,事业单位转制基本完成,新的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湖北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做法正成为一种经验和模式在全国其他一些省市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