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9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那年在桃花潭初识冰雪芹。清清爽爽的一位年轻女子,见面就是这句诗打动了我:"君未来我不敢凋老了红颜。"这是一首新诗,她用了古典的"君"称谓。写新诗的人很少如此的,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交谈之后我知道,她有较深的古典文学修养,擅长旧体诗词,并习惯于以旧词入新诗,新中有旧,这造出了新鲜的感觉。冰雪芹的旧体诗词数量很多,出有专集,评家多有嘉  相似文献   
2.
谢冕 《党建》2019,(4):54-55
正清明节到来之际,我们发表谢冕先生为万行长诗《共和国英雄》写的序言,借以缅怀和追思为人民事业而牺牲的英烈们。——编者他们渐行渐远,他们把沉重的足音留给了我们。他们行走一路,以他们的激情、呐喊,抗争、奋斗,以他们的泪水,汗水,甚至鲜血,花瓣也似地洒满了一路。中国的道路,充满了荆棘,泥泞,险峻而弯曲,他们就这样,  相似文献   
3.
时间过了整整一百年。一百年前的这个时节,当政者有感于中国的积弱,为改变国运而试图变革,于是有了著名的百日维新。那次的变政是失败了,所有的新政措施均告流产,惟独京师大学堂却奇迹般地被保留下来。这个站立在志士仁人血迹斑斑的废墟之上的幸存者,是中国艰难时世...  相似文献   
4.
谢冕 《海内与海外》2009,(11):65-65
中国文学在中国历史的天空中是一道永远的彩虹。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归依。文学伴随中国悠长的历史一路起来,一路撒下了绚丽华彩的文章典籍。上自远古神话,诗经楚辞,唐宋词章,下及近世,三国悲烈,聊斋奇幻,红楼一梦。  相似文献   
5.
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依然感激儿时小学语文课本里的一篇课文,感激它给予我的精神恩惠。那是一篇押韵的歌谣体的文字。记得当年,在简陋的教室里,在童稚的齐声朗读中,不知自何处涌出一股清泉,温柔地、却又是强大地震撼并滋润着幼小的心灵。 所有的小学时代的课文,如今都模糊了。独独留下这一篇,铁打铜铸似地永立于心的深处。那真是刀般的镌刻,火般的灼烙。在那平淡无奇、通俗流畅的回旋中,我无声地获得了情操的陶冶、品格的升华。  相似文献   
6.
园林二章     
谢冕 《北京观察》2000,(11):52-53
颐和园西堤东望记得多年以前读到一篇文章,文中谈到从飞机上鸟瞰,北京是被垃圾包围中的一个“盆景”。文章谈的是环境保护的问题,说的是城市四围的垃圾堆放场在不断增多、也在不断增高,故宫、北海、颐和园等等都已成了垃圾堆中的“盆景”。统计数字我已忘记了,但它的确是从具体的材料出发来谈垃圾对于城市的掩埋的。当时读了,真有点触目惊心的感觉。年初,在电视上了解到,那条位于颐和园和圆明园之间、流经北大、清华校区的万泉河,自从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