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谭家健 《民主》2004,(8):40-41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国土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300万,其中马来族占47%,华族占24%,其余为印度族、卡达山族、依班族等少数民族。多年来,华族与其他各民族共同开发和建设马来西亚,并一直为本民族争取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力而进行不懈斗争,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如果从1819年首建于槟城的五福书院算起,迄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早期这类学校属于私塾性质,以福建话或广东话教授《三字经》、《千字文》、《四书》、《孝经》之类古籍和书法、珠算等等,以实用为主要目  相似文献   
2.
黄老帛书——《经法》、《十六经》、《称》、《道原》等四种先秦佚书,自1973年于长沙马王堆出土以来,从哲学史角度进行研究者业己不少,本文着重就文化史角度作些考察。 一 《十六经》有一些关于黄帝的神话传说,可补上古文学史之不足。如《五政》篇记阉冉同黄帝的谈话: “今天下大争,时至矣,后能慎勿争乎”?黄帝曰:“勿争若何?”对曰:“怒 者,血气也。争者,外脂肤也。怒若不发,浸淫是为痈疽。后能去四者,枯骨何能争 矣。”黄帝于是辞其国大夫,上于博望之山,恬卧三年以自求也。“战哉!”阉冉乃上 起黄帝曰:“可矣,夫作争者凶,不争亦无成功,何不可矣?” 黄帝于是出其锵钺,奋 其戎兵,身提鼓枹,以遇蚩尤,因而禽之。帝著之盟。盟曰:“反义逆时,其刑视蚩 尤。反义倍亲,其法死亡以穷。”  相似文献   
3.
据有人比较,在亚洲各大城市中,新加坡的市内交通被认为是最快捷的。车速比北京、东京、汉城、台北、香港、雅加达、吉隆坡、曼谷都高,平均每小时可达40公里,较少发生堵车现象。其主要经验是各种交通工具的合理分流和交通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4.
谭家健 《民主》2005,(8):28-29
2004年,褚斌杰教授从教五十年。弟子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北京大学,济济一堂,共同庆贺。作为受业已经49年的老学生,更是百感交集,往事近况,一齐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5.
谭家健 《民主》2006,(11):36-38
余冠英先生的大名,我在上大学之前已经知道,并读过他的文章和著作(如《乐府诗选》。1955年,我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余先生是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组组长,研究所办公地点不在文史楼,而在哲学楼二层,旁边连着两层阶梯教室。同学们上下课前后,顺便走进哲学楼,就可以看到许多房间的门上贴着姓名,不少是学术名流,其中就有余先生。然而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并不授课(只有蔡仪先生给我们上过一学期课),我不敢冒昧打扰,故未能谋面。1960年毕业后,我到《新建设》杂志社当编辑。社址在北京建内大街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大院内。原北京大学文学研…  相似文献   
6.
谭家健 《民主》2004,(1):44-46
世界各地都有洞穴,它们是大自然的杰作。亿万年来,为狐兔麋鹿所栖,飞禽走兽所游,猎人樵夫所息。随着文明的进步,逐渐为文人雅士所欣赏、为宗教信徒所尊崇,不断予以加工、修饰、改造、开发,陆续增加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的内涵。于是,不少著名洞穴便成为八方瞻仰、倍受关注的游览景点。中国如此,马来西亚亦然。我在马来西亚讲学多年,参观过不少洞穴,印象最深的是下面几处:  相似文献   
7.
大约在十来年前,我到北京图书馆借书,偶然发现一本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的《先秦哲理散文》,作者林徐典。该书无论体例、观点、方法、分析、论证,乃至文字都妥贴允当,严谨有序,一丝不苟。看得出来,作者虽然生活在南洋,治学的路数却保持着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于是就想交个朋友,尝试着写信联系,很快我收到回音。方知林先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  相似文献   
8.
在热情好客的主人精心安排下,参加马来亚大学主办的国际汉学会议的外国客人们,有机会游览马来半岛的昔日古国——马六甲。从首都吉隆坡出发,汽车沿高速公路向南行驶,出了效区,公路两旁大小山峦全是橡胶林,层层叠叠,整整齐齐,中无杂树,满眼葱绿,时见小拖拉机穿行于林间小道。据悉,橡胶园多为华人所经营,经过一百来年的开发,现在,从种植到割胶、加工已全部机械化,干胶已是马来西亚三大出口产品之一。我对马六甲这个名字心仪已久,早在小学五六年级的地理课本上就知道了。后来读古书,得知它又叫满剌加。明代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曾经五次在这里停留,作为补给基地,如今还留存许多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宝山,也就是我们此次参见的第一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