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以列宁的经典著作为依据,对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概念的使用和历史演变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地梳理和阐述.列宁在使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概念时,有时对它们未加以明确区分;有时对它们加以严格区分和界定,不能混淆;有时随着场合和情境的变化而侧重和突出某一或某些方面;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列宁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期,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人独立进行的社会主义自治试验,开创了独一无二和颇具特色的南斯拉夫式的自治社会主义道路①。然而,从1991年6月起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先后宣布独立,"第二南斯拉夫"解体②。南斯拉夫的解体是20世纪社会主义发  相似文献   
3.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应首先明确其产生和发展的理论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渊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最切近的思想来源;邓小平理论是最直接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4.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两位著名的理论家考茨基和卢森堡在如何认识俄国十月革命性质的问题上存在着理论差别。考茨基从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关系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的一般先决条件出发,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卢森堡通过对俄国革命起因及其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十月革命是一次无产阶级领导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