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上海小沙渡路合兴坊是一片居民区。这里楼房连楼房,每幢楼一家一户一个独门。楼分三层,底层为客厅和书房,二层宿舍,三层为仓储。在这里居住的虽非显贵,却是中层官吏和有钱人,穷人在此无立足之地。1931年4月张唯一以绸缎庄老板一“张老太爷”的身份,将中央文库迁徙于此,已安全度过了一个春秋。现在,中央急调张唯一回中央秘书处.于达和张小妹另有安排,中央文库管理人员需要进行一次大调整。1932年6月中旬的一天.上海小沙渡路合兴访!5号来了两个客人,男的30余岁,是上海一家木器行陈老板,女的是陈老板的大太太。热情接待的是张…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华民族渴望和平和幸福。可惜,举国欢庆的锣鼓迎来的却是硝烟滚滚的隆隆炮声!在内战阴影笼罩的上海滩上,又布满了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军石特务。他们用侦缉、搜查、信检、偷窃等险恶手段,获取共产党的文献、情报,破坏共产党的机关,逮捕和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央文库又陷入新的白色恐怖之中。危难之际,一向关心中央文库的周恩来又来到上海,并决定将中央文库迁徙到大后方延安去。五千份文件运往延安已往,中央文库都是在上海埠内搬迁.同志们积累了一整套与敌斗争…  相似文献   
3.
鲜为人知的中央文库,是中共中央在上海建立的第一个收藏重要文件电报的秘密机构,始创于1927年11月,1931年2月建成,1949年9月回归党中央。这座隐藏有25000余件党的、苏维埃政府的和红军的重要文件和电报的地下档案库,经历了十年内战、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与在上海的帝国主义巡捕,日伪宪兵、特务,国民党反动军警等进行了长达20年之久的殊死搏斗,终于安全无恙!这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在周恩来亲切指点下,由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和他们的亲属共同创造的。应染的文件建立中央文库的物质基础是党的文件。而文件则来源于残酷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1931年2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同时建立了两个秘密文件库。第一个文件库由中共中央秘书处文书科主任张唯一负责,人们称为“中央文库”,库址仍在上海戈登路善庆里1141弄;第二个文件库由中央特科第三种科长顾顺章负责,也称“特科文库”。规定特科文库迁往上海远郊的农村,要全封闭确保安全。两个文库负责人均与周恩来单线联系。张唯一为人诚实,大事都要请示周恩来。而顾顺章则不然,他不但未将特科文库迁往农村,而且擅自委托两个既不是党员又目不识丁的普通佣工管理文电,并未向周恩来报告,从而使文库初建就遇到致命危险。顾顺章被捕叛变1…  相似文献   
5.
1937年陈为人病逝后,中共上海办事处主任潘汉年立即委派秘密党员徐强负责管理中央文库。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隐蔽在上海法租界的中央文库,先是处于日伪特务四面包围之中,继而陷于敌人脏腹之内,危险至极!从1937年8月开始,日本侵略军驻上海宪兵司令部和上海警察局反复张贴告示:“有藏匿共党文献书报者,格杀勿论!”同时,日伪特务机关如特高科、督察处、侦缉队、清乡委员会的特务到处侦探搜查。在敌人严查中,我许多机关被破坏,许多共产党员被逮捕,许多同志因保护党的机密壮烈牺牲。在这样恶劣环境中,要确保中央文库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的是至今罕为人知的上海地下党的一件可歌可泣的史实——一九三三年党中央撤离上海时存留下来的大量珍贵历史文件和资料,怎样在国民党、日寇、汪伪、国民党交替统治的白色恐怖下安然无恙地保存下来的奇迹。  相似文献   
7.
由于悲伤战友的牺牲,操劳中央文库的紧急转移,缓谷捡旧疾复发病倒了。老缨本应进医院求医诊治,怎奈手中无钱,又不愿意给党组织添麻烦.结果陈莆田重。到了昏沉弥留之际,只好眼含热泪对妻子说:“你告诉党组织,我没完成任务就撒手而去,心不甘啊!咱保存的东西,比金子还贵重,比生命更值钱,你要替我全数交还给党呀!”这时,中共上海临时工委一方面求医救治病人,另一方面急调年仅23岁的秘密党员陈来生接替缨谷枪。1942年7月,陈来生临危受命,成为第五任中央文库管理者。机智勇敢的陈来生陈来生,上海市人,1919年出生,原姓甄,参…  相似文献   
8.
1946年10月,气势汹汹的蒋介石反动派集重兵于陕北,进而觊觎延安。为保证党的文献档案的绝对安全,党中央决定转移中央档案。此后,经过三次大转移,这批中央档案进入北平。这批珍贵的历史资料能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确属不易。这中间,凝结了老一辈革命家和档案工作者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一延安是革命的圣地,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至1946年底这10年间,党政军群各机关在这里形成了大量的文件和电报,收藏有大量内容丰富的档案。如中办秘书处平均每年接收档案资料约2万余件,机要处仅1946年一年就收到电报18万件之多。…  相似文献   
9.
由于韩慧英被捕,陈为人立即用高价租下了小沙渡路(今西康路)合兴坊十五号一幢二层楼房,安全转移了中央文库。这里是陈为人生前最后的住址,也是十年内战时期保藏中央文件的一处秘密机关。可是,从这时起,陈为人和党组织的联系中断了,他陷入极端痛苦中。除了一人担负起保卫中央文库的重任外,还要养活和照顾身边五岁、三岁、一岁  相似文献   
10.
中央文库在上海,始创于1927年11月,正式成立于1931年2月,上海解放后回归党中央。这座收藏有党的、苏维埃政府的和红军的25000余份重要文件和电报的秘密文件库,经历了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日伪特务机关的搜捕和国民党再次统治上海时的种种破坏,奇迹般地存在下来。这是中国共产党秘密斗争战线上的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在周恩来关怀下由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和他们的亲属共同创造的。文库的诞生建立中央文库的物质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文件和电报。而党的文件和电报来源于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的形成,到1930年4月《中共中央对秘密工作给中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