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十年来,桂林来自五大洲的万国衣冠络绎不绝,他们之中既有国家元首、政府总理、高级官员,也有平民百姓。他们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和许多动人的佳话。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我们访问过的大大小小的城市中,没有一个比得上桂林美丽。美丽的渔村,竟使克林顿流连忘返,加深了他对桂林环保的美好印象。他在七星公园的一次集会上发表了环保演讲。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起到抗日战争期间,徐悲鸿曾经六次来到桂林,前后流寓两年左右.在此期间,他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和杰出的艺术才华,描绘秀美无比的桂林山水,投身桂林抗战文化城的各种美术和救亡活动,留下许多佳话.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桂系出于建设广西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需要,先后创办了广西大学、广西师范专科学校,从上海、广州,南京等地聘请了一批国内知名的进步学者、教授,使教师队伍有了很大的充实和提高。他们到校以后,利用各种机会给广大青年学生灌输爱国精神和革命思想,在校园里播撒了革命种子,因而被人们称为“红色教授”。  相似文献   
4.
1932年9月,年仅32岁的杨东莼被聘任广西师专校长,他先后延聘一批思想进步的知名学者、作家和教授任教,大胆改革师专面貌一新。后遭桂系驱逐。陈此生出任师专教务主任后,不仅传播革命思想,而且推动话剧运动的开展,引起公众格外关注。1936年秋,广西师专并入广西大学。省主席黄旭初兼任西大校长.1937年底,白鹏飞回到桂林,省主席黄旭初恳请白鹏飞出任西大校长.后黄旭初出尔反尔,背信弃义,借将西大改固立大荦为名,免去白的校长职务.  相似文献   
5.
<礼记>"礼者理也"的命题奠定了"礼"的基本依据,其内在逻辑是以"大一"为出发点,在具体展开上则是把至善至高的"天理"作为终极依据、把有形可状的"天地"作为直观依据和把"人情"作为生命依据,从而构建了一个系统严密的礼的依据学说体系.  相似文献   
6.
柳亚子(1887.5-1958.6)和马君武(1881.7-1940.8)都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颇负盛名的文化人。柳亚子是著名的民主斗士、学者和诗人,马君武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科学家和诗人。同处一个时代的柳、马二人曾经有过很深的交往,然而由于时代洪流的影响,以及各人的思想、个性和经历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后来还是分手了。从诤友、诗友变成了陌路人。这种特殊的交往过程,是颇为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7.
在桂林的历史上,南宋时期的范成大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范成大(公元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人,当时人说他是越国范蠡的后人,北宋范仲淹的族孙。他生活在多灾多难的北宋末至南宋时代,出生那年,正是金兵南侵、北宋即将灭亡的前夕。四岁时,金兵将杭州、苏州焚掠一空,仅苏州一地就有50万居民死亡。此后,  相似文献   
8.
1942年11月上旬,居住在桂林丽君路南一巷的茅盾突然收到一张个人画展的请柬。请柬上写着:举办者沈逸千,中国抗战美术出国展览会总干事。茅盾想了半天,对这个沈逸千没有一点印象。这时夫人提醒他:这个人是不是我们在延安时遇到的那位画家? 茅盾终于记起来了。1940年10月初,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意见,茅盾准备离开延安,回到国统区去工作。正在这时,他遇到了这位名叫沈逸千的画家。画家原在上海工作,抗战爆发后被委任为战地写生队队长,出入于南北各战场。这次路过延安,很意外地见到了茅盾。见面时,他把这次西北之行所作的画稿拿给茅盾看,  相似文献   
9.
1936年9月,广西当局将省会从南宁迁至桂林,徐悲鸿向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提出筹建桂林美术学院的建议得到批准,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也推动了桂林的抗日救国运动。  相似文献   
10.
1963年3月,广西历史学会在南宁召开成立大会。郭沫若、于立群夫妇和翦伯赞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结束后,他们先后到南宁、柳州游览。3月24日,他们到达桂林,下榻于榕湖饭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