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赵亚娟 《法制与社会》2010,(31):161-161
街头官僚理论的研究是近些年公共行政理论界兴起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主要关注街头官僚所拥有的自由裁量权和他们的政策制定能力。本文运用街头官僚理论来分析城管暴力执法行为,提出城管执法面临的困境,以及从法律和伦理两个方面来解决困境。  相似文献   
2.
WTO协议在成员国国内的适用 ,本质上就是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问题。本文结合条约国内适用的一般理论 ,认为直接适用在我国并不是一项普遍的法律制度 ,相反 ,结合我国国情间接转化适用条约这种方式似乎越来越受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视。最后 ,在分析了WTO协议特性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我国不能直接在国内适用WTO协议 ,而是应该坚持我国宪法确定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 ,认真研究、准确把握WTO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的相关内容 ,通过立法程序 ,把WTO协议转化为国内法 ,从而在使其在国内得到适用。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鲜明特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在要求,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相似文献   
4.
赵亚娟 《时代法学》2005,3(5):114-119
依照国际法规则,军舰和其他国家船舶享有主权豁免,只受船旗国管辖.问题是,如果它们在水下沉睡多年、成为宝贵的水下文化遗产并极有可能遭受商业性打捞的破坏时,是否应当重新审视它们的法律地位.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是国际社会为保护水下文化遗产所作的重要努力,其有关沉没军舰和其他国家船舶的规定也值得赞赏.  相似文献   
5.
赵亚娟 《河北法学》2008,26(1):143-147
水下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的考古、历史和文化价值对人类掌握自身文明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法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经历了一个从笼统地保护"文化财(遗)产"到专门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过程。经过激烈争论,《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首次对"水下文化遗产"作了界定,力图将大部分100年以上的水下遗存纳入保护范围。该定义对加强我国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南海一号”事件看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海一号”古沉船从1987年被发现到拟定于今年发掘出水,前后历时二十年,这一漫长的过程暴露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体制在遗产发现、遗产保护与发掘等方面的种种不足。在遗产发现问题上,我国应设立较为完善的报告发现和奖励机制,激励水下文化遗产的发现者向主管机关报告,杜绝或减轻私人盗掘;在遗产保护问题上,应当将就地保护确立为一项保护原则,例外情形下才可进行发掘;在遗产发掘问题上,应当允许私人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介入遗产的发掘。  相似文献   
7.
东部地区制造业资本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更高的产业科技含量,如果地方能够为转移的制造业资本提供有效配套,将有利于西部地区形成自主产业创新能力,有助于本土优势产业的培育。从长期看,地方政府政策的制定应该以在配套中积极培养本土优势产业为目标,以免陷入配套陷阱。针对国内区域经济条件的一系列新变化,西部地区外资政策的着力点是努力加强和建立与东部转移制造业的配套,而不是刻意去创造或者引进东部及外资企业;过度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行为应该转向依靠本区域的比较优势吸引外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