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赵利伟 《前沿》2003,(2):117-119
"一"与"不一"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哲学上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以及人类精神生活的辨证关系.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运用"一"与"不一"的矛盾法则,阐明了文学创作及欣赏的内在规律和审美要求,将哲学思辩转化为对文学艺术自身规律的研究与批评,得出了"一则杂而不乱,杂则一而能多"的结论,不乱之杂正是文学艺术应追求的目标.文学艺术活动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活动范畴,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曲折反映,只有体现了其内在固有的规律,即一而能多,杂而不乱,才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赵利伟 《前沿》2003,(11):186-188
柳宗元的山水散文数量并不多 ,而且多是二、三百字的短篇。但每一篇都是仔细推敲、精心结构的杰作。他笔下的自然是经过作者的眼睛和心灵过滤、加工过的艺术创造。他是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观察自然的 ,更把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寄托于被弃置的美丽的自然之上 ,在自然山水中表现着他的感慨和命运、他的现实感受和人生理想。这就使柳宗元的山水散文比前人的同类作品更为丰富 ,更富独创性。而柳宗元山水文学的个性特征 ,又正是他兼收并蓄的思想结构在山水文学中的反映。研究柳宗元的思想结构与其山水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于发掘柳宗元山水文学中寄寓着深层内蕴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