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重庆三合监狱教育指导中心的会议室内,一名服刑人员盘膝坐在地上。他两袖空空,无力下垂,两眼专注着铺在面前的画纸,凝神沉思。只见他右脚脚趾夹着画笔,饱蘸浓墨,一会儿笔走游龙,挥毫尽兴;一会儿运笔渲染,泼墨抒情。渐渐,笔下嵯峨的高山、突兀的悬崖、道劲的青松、奔腾的大河跃然纸上。笔力行间,浸透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场观摩之人。  相似文献   
2.
正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和首要任务,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了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新指针,廓清了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们参加了国家教委组织的文科博士生赴珠江三角洲考察团,重点考察了广东"四小虎"中的三只虎——佛山(顺德)、中山、东莞,并到深圳、珠海进行了参观、座谈。整整一个月的考察,使我们眼界大开。尽管早已对珠三角近年来的发展有所耳闻,但还是百闻不如一见。"四小虎"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之快,经济实力之强,人民生活水平之  相似文献   
4.
如果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各国党的指引下,已经走过了整整140年的光辉历程。对漫长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尤其是对在国际共运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第二国际时期的德国、第三国际时期的俄国和我国党与工会关系的考察,不仅只是总结历史经验,而且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效地改革政治体制,正确处理好党群关系,充分发挥群众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能动作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深刻阐明了在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顺应时代要求、尊重改革规律,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继往开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部署了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的目标任务,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中央、自治区会议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大局、结合实际,切实  相似文献   
7.
正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5月4日,中央隆重召开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8.
◆中共山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晓兵近日强调,新班子要有新作为、新气象,各级党委书记要上一线、带头抓基层党建工作,组织部门要敢担当、善协调、促落实。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的普法读物中,江苏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铁窗下的思悔》(作者:苏恭斌。以下简称《思悔》),在如何用反面教材来提高人们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方面,作了一些可喜的探索。《思悔》记述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事。第一部分“路,从小就没走正”,使每一个青少年以及天下真正惜爱子女的父母都能从中受到启迪;第二部分“激愤之后的悲伤”告诉人们:失去理智的激愤,往往以荒唐开始,以后悔告终;第三部分“铁窗下的思悔”是本书的  相似文献   
10.
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一百多年发展史上六个纲领中,1989年12月在柏林党代会上通过的这一纲领是最近的一个纲领。因为该纲领不仅要适应自1959年著名的哥德斯堡纲领发表以来当代世界的新的发展变化,而且要对下一世纪德国党的发展起重大指导作用,所以该纲领从1984年全党酝酿到正式通过,前后历时5年半之久。德国党曾先后成立了以党的主席勃兰特和福格尔为首的两个纲领委员会领导纲领的制订工作,并曾于1986年和1988年拿出过两个纲领草案供全党讨论,足见德国党对这一跨世纪纲领非同寻常的重视程度。该纲领不仅对于我们研究德国党现行乃至未来几十年内的方针、路线、政策,而且对于我们研究民主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历史发展和演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纲领在民主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会愈显其价值。特此译出,供研究工作者参考,纲领全文共五个部分,其中第四部分"自由、公正和团结的社会:一种新的共存和协作的文化"共5小节:1.团结的社会中一切人的平等;2.未来的劳动和业余时间;3.通过社会公正达到团结的社会;4.对生态和社会负责的经济,5.国家和社会中的民主。因篇幅所限,故第四部分从略。文中有几处明显的反对共产党人的提法,为反映纲领原貌,此处照译,未作刪节,请读者有批判地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