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靠谁活,为谁干,怎样干,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直面的三大问题。近年来,地处渭北旱源的陕西省澄城县农村信用社,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立足改革,承担起了为“三农”服务的重任。他们扎根“三农”、依靠“三农”,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及需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贷款风险管理,改革分配制度,整合机构资源,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取得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三赢效果。农户贷款面由46%提高到72%,户均贷款由改革前的1700多元,增加到11000元,累计向“三农”领域发放贷款近15亿元,信用社实现盈余1600多万元,起到了农村经济发展生力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五年“三农”政策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免了,农民种粮不纳税,还可以领到补贴;乡村道路的修建国家予以资助;农村孩子上学免了学杂费,困难学生有了补助。这一个个举措圆了千千万万农村人的脱贫梦、求学梦、小康梦。这些历史性巨变,源于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论断、新的思想理论、新的指导方针和新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但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的理解上,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农民自己的事,要靠农民自己,政府仅仅起主导作用。其实不然,农民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更应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受益主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